现代快报讯 交房违约被法院判了败诉,要赔偿原告 30 万元,被告人竟然窃喜。事出反常必有妖,检察机关揭开真相,这竟然是被告 " 导演 " 的虚假诉讼,目的就是让自己败诉产生 " 损失 ",从而向别人索赔进行报复。12 月 23 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两名 " 演员 " 分别被检察机关以诈骗罪提起公诉。近日,法院这起案件进行宣判。
据介绍,2017 年,丰某因为与朱某的民事纠纷,先后打了两次官司。在这期间,丰某申请了财产保全,导致朱某名下的房产被查封。虽然之后丰某撤诉了,但没有及时申请解封,直到 2018 年 3 月法院才解除查封。
因为财产保全这件事,朱某一直怀恨在心。经多方咨询,他自认为掌握了一定的诉讼 " 专业知识 ",制订了报复索赔计划,并找到老乡钱某 " 演一出戏 "。
按照朱某的计划,2017 年 7 月,朱某和老乡订立了一份虚假房地产买卖合同。朱某将其名下某处房产出售给钱某,一个月后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同时约定,钱某支付 30 万元作为定金,朱某要是违约,需要双倍赔偿定金,并按总房价的 20% 赔偿。当天,钱某就以银行承兑汇票 30 万元作为定金。
之后,朱某 " 理所当然 " 不履行交房义务,造成违约。不久后,钱某诉请法院,要求和朱某解除合同,并双倍返还定金。最终,朱某的 " 剧本 " 按照他的计划顺利发展,法院判决他败诉,要赔给钱某 30 万元。判决生效后,朱某主动向钱某转账 28 万元。
这份败诉判决到手,朱某启动第二步,那就是索赔。他拿着这份判决书作为证据进行起诉,认为丰某恶意保全导致自己产生违约,最终损失 28 万元,需要丰某赔偿。最终二审法院支持了朱某的诉请。由于丰某购买过保全责任保险,保险公司支付这笔钱,并承担了相关执行费用。
然而,朱某精心布下的局,还是露了馅儿。丰某察觉猫腻后,来到南通市崇川区检察院求助。而丰某的控告,引起了检察机关的重视,检察官对丰某提供的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并到法院调取原案卷宗材料。
经审查,检察官发现,该案房屋买卖中,钱某以承兑汇票交付购房定金的方式极为少见,于是对朱某、钱某展开了初步调查询问。后来,检察官发现两人都在关键问题上含糊不清、闪烁其词。最终结合调查情况,检察官作出评估,认为该案存在虚假诉讼嫌疑,将该线索移送公安机关立案。在公安机关的进一步侦查下,真相逐渐清晰。
事实查清,检察机关立即启动监督程序。2019 年 10 月 22 日,经检察机关提出再审检察建议,该房屋买卖纠纷案民事判决被法院依法撤销。朱某自愿退赔,保险公司挽回了损失。同时,朱某、钱某的行为分别被检察机关以诈骗罪提起公诉。
近日,法院对参与虚假诉讼的朱某和钱某以诈骗罪判处刑罚。朱某获刑三年六个月,并罚金十万元;钱某被判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五万元。
通讯员 金霞 葛明亮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严君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