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 记者 杜雪迎 徐红艳 文 / 摄 ) 地下建 " 客厅 "、跑道变公园,南部新城地下空间建设迎来重要进展。12 月 23 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部新城轨道交通 10 号线及地下空间部分工程已正式破土动工。据介绍,该地段下方将打造新型地下基础设施综合体,未来将串联起 4 条地铁线路。
△施工现场
机场跑道地下空间开建,未来将集交通和商贸于一体
大校场机场原为明朝神机营训练场地,1929 年作为机场进行建设,是民国时期最大的航空基地之一。抗日战争期间,经历战争、轰炸,是重要的军事机场。2015 年 7 月 30 日,大校场机场正式关闭,这座与南京城一同经历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机场成为了回忆,也留下了独特的历史文化记忆。
△城市设计鸟瞰图
关闭后的大校场机场留下了一条长约 2600 米,宽度约 60-62 米的机场跑道。目前,大校场机场主跑道已收入南京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按照规划,这里将打造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活力的机场跑道公园,并在跑道两侧建设城市大型公共设施。
△施工现场
12 月 23 日上午,现场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机场跑道被绿色的帷幕墙遮挡住,几辆工程机械正在跑道的一侧紧张作业,吊车、铣槽机、成槽机等机械设备不时地发出轰鸣声,现场正在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成槽施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地下连续墙是下一步开展地铁站房、区间线路、地下商场和下沉广场等地下空间开挖和施工的基础工程。其实确保深基坑施工安全和地下工程结构质量的钢筋混凝土的 " 地下长城 "。
△三角区域鸟瞰图
" 吊车再往前走 245 米,就是未来 10 号线红花机场站的范围,往前的区间就是红花机场和机场站的范围。" 在南部新城地铁 10 号线红花机场站区域施工项目现场,中铁十五局集团南京南部新城项目技术负责人杨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未来这里将打造一块三角区域地下空间,未来 10 号线二期和 6 号线也会在这里交汇。其中,地下空间三角区域为位于机场路、明匙路、机场跑道及三角绿地下的地下空间,包含地铁站点、商业、停车场等。
据悉,机场跑道周边地下空间总面积约 12.5 万平方米,通过横贯东西、贯穿南北的地下公共通道网络,串联起 5、6、10、16 四条地铁线和开发地块 200 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集交通、商贸、休闲和生态等功能于一体,与地上跑道公园形成一体的 " 文化客厅 "。
拟采用新管幕法施工:地下 " 先盖屋顶再做墙 "
△土地利用规划图
据悉,自 11 月底动工以来,项目目前仍然在维护结构阶段。杨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由于将要打造的地下空间区域大部分紧贴作为历史遗迹的红花机场跑道正下方,施工既要确保机场跑道的完好无损,又要确保工程的安全质量,现场管理压力和施工难度都非常大。
" 地下空间设计体量高达 14 万平米,我们为了避免在地下空间施工过程中对机场跑道造成损伤,拟采用新管幕法。" 杨明介绍,管幕法施工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前沿的施工技术,机场跑道地下空间整体管幕工程的难度和规模为当前国内第一。
什么是新管幕法?" 这种技术将位于机场跑道下方的地下空间施工采用大直径的钢管在跑道下方进行平行密排咬合,形成牢固的钢管帷幕支护结构。" 杨明做了个比喻," 犹如一张牢固的‘屋顶’支撑起跑道路面,确保在不移动破坏跑道的条件下,为下方的基坑开挖施工创造条件,可谓是‘先盖屋顶再做墙’。"
此外,南京南部新城地下空间工程地处秦淮漫滩地貌,地下淤泥层、流沙层错综复杂,地下水位高且土质松软,由于基坑深度大,为地下连续墙成槽的完整性带来较大难度。" 我们采取的管幕法施工将实现地上遗迹原位保护,地下施工得以延续,不过施工难度大,管控标准高,不过遗迹保护是第一位的,接下来,我们会明确细部做法规范,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杨明说。
跑道公园暂定 " 九号云层 " 方案,两侧建筑正拔地而起
"3 年拉开框架、5 年初见形象 ,8-10 年基本建成 ,10-15 年全面繁荣 ",南部新城的建设正稳步推进。南部新城地下空间工程的开工,也将南部新城的开发建设推入全新的阶段,为后续全面推进地下空间工程进入主体施工开启了序幕。
地下空间开建,地上跑道公园未来长啥样?现代快报记者获悉,跑道公园的打造目前暂定 " 九号云层 " 方案。通过效果图可以看到,一片片绚丽的云朵将在跑道上升起,而这些 " 云朵 " 实际上是大型浮动充气装置。
据悉," 云朵 " 可以让人联想起机场跑道的历史记忆,也为跑道空间所需的照明和遮荫提供了支持。原跑道地面的局部将喷绘成大地彩绘,如一幅画卷,以一种艺术的方式被恢复和重新诠释。此外,后续还将对 " 九号云层 " 方案进行落地性和可实施性研究。
△中片区有 5、6、10、16 四条规划轨道线通过,设红花机场站、机场路站、河湾站
随着南部新城建设整体拉开框架,机场跑道两侧公共空间及单体建筑建设也不断推进。站在南部新城中片区地铁 10 号线及地下空间工程的施工现场,向北眺望,可以看到已经投用的南京市中医院,再往东一点,则是中芬交流合作中心。而此前,南部新城南京外国语学校建设工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新馆项目基础工程等也开工了。
(编辑 苏湘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