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深圳市文天祥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献上了礼物和祝福。他们成立了 PBL 项目学习小组,共同研究项目 " 深圳之窗 · 文小世界 ",参考深圳历史意义的地标建筑,搭建了一组建筑模型。日前," 深圳之窗 · 文小世界 "PBL 项目展示会在文天祥小学举行,文小学子上台分享制作模型时的心得体会。
在老师的指导下,项目组通过问卷星在全校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票选出 " 我们心中的五大深圳地标建筑 "。为了让所有的同学了解深圳地标建筑背后的故事,全校同学积极响应,投票选出了最能代表深圳精神的五大深圳地标建筑——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市民中心、地王大厦、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和电子大厦。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探索,初步认识了解地标建筑。通过教师的《认识比例》课,学会等比缩小建筑获得模型尺寸;在《建筑速写》课学会多角度观察建筑,画出正、侧、俯视图纸;《建筑材料发展史》课堂上学生了解并 " 头脑风暴 " 讨论最适合搭建地标模型的材料,绘制出建筑材料和搭建材料的双气泡图。
基本框架搭建好之后,对照地标图片,同学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加强魔性的设计感。请教学校的美术老师后,同学们将长木片横竖交错粘合,这样就可以设计出有层次感的外墙。随着模型搭建完毕,孩子们的思考也越来越深。探索着深圳的过去,自豪着深圳的现在,也畅想着深圳的未来。项目组同学还拿起手中的画笔,绘制出了自己心中未来的深圳地标。
展示会结束后,哈尔滨工业大学 ( 深圳 )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孔雀计划人才周旭,中建科工深圳公司中部副总经理陈孝廉,两位专家给予该项目高度评价。
" 只要坚定梦想,脚踏实地,在不久的未来,孩子们定会成为建筑师、工程师、设计师等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星空!" 时刻关心着孩子们项目进展的文小副校长田青用感动、震撼两个词语形容项目组成果,她谆谆教导孩子们要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
深圳晚报记者 刘丹青 通讯员 张盈莹 编辑 方壮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