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实习生 叶欣 记者 李娜 文 / 摄)" 小广告 " 被称为 " 城市牛皮癣 ",其中有些还可能印有虚假、诈骗的内容。随着共享单车进入城市,车身已经成了 " 小广告 " 新的栖身之地。12 月 25 日,一场由城管、高校、单车企业以及学生志愿者共同参与的,以清理 " 小广告 " 为主题的 " 清洁单车、亮化校园 " 校园文明使者志愿活动在南京仙林大学城举行。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共享单车 " 小广告 " 清理已经常态化,尤其是进入 12 月 " 反诈骗月 ",这种清理活动在江苏各大高校更是接连不断举办。
现代快报记者刚一进入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路边停车区里,一排排整齐的共享单车就映入眼帘。该校保安李保义告诉记者,由于校园面积较大,为了方便学生在校内通行,从 2019 年初开始,校方就允许共享单车进入校园。平时,学生们素质比较高,会自觉把车辆停放在规划好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内。在车容车貌上,学校要求车身不能带有 " 牛皮癣 ",共享单车企业也会经常派人清理。
" 先把除胶剂喷到‘小广告’上,静止 10 秒,等广告纸变透明了,再用铲子把它给铲掉。" 活动现场,来自哈啰单车的工作人员董忠明一边干活,一边给参加志愿者讲解着快速清理的 " 秘诀 "。学生志愿者们仿着他的样子,先喷后铲,一开始动作看起来有些 " 笨拙 ",不一会儿就娴熟了起来。
现场单车企业工作人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平常的运维中,他们对 " 小广告 " 的清理都是常态化的。" 小广告 " 的清除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从源头上杜绝,一旦看到有 " 小广告 ",他们按照上面的电话,打过去进行制止;二是他们要求每位员工每天要清除 30-50 个的清理任务,每天打电话;另外,还会引入社会志愿者的力量加入到清理的队伍中。而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容易被 " 小广告 " 上的兼职有时甚至是带有欺骗性的内容等吸引,所以校园车上的 " 小广告 " 更是他们重点清理的对象。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仙林大学城内高校众多,不少都有校园车投放。共享单车是师生们从地铁到学校、单位 " 最后一公里 " 的主要交通方式,平时流量就较大。目前,主要运用了政企共管方式进行双向管理:以微信群的形式,督促企业运维人员和街道派出队伍解决,城管队员发现哪里有问题,就马上在微信群里提出,企业人员随即响应,在 10 到 15 分钟内到达地点进行二次处理,并反馈处理前后的图片。而在高校内部,一般来说,由学校作为管理主体进行管理,城管部门主要督促和指导。
共享单车管理要靠社会共建共治来实现。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副主任徐正荣表示,希望以南京财经大学作为 " 始发站 ",鼓励共享企业联合校园志愿团队参与到 " 小广告 " 清理中,形成以 " 街办城管科 + 高校 + 共享企业 " 为实际管理核心的多方主动作为、多方合力的联合治理体系。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