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2-29
深晚报道 | 以己为鉴,探索后治水时代治水思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深圳市盐田区以己为鉴,探索后治水时代治水思路。

后治水时代的盐田探索

"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 水草丰美、白鹭成群 " 成为今天深圳很多河流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深圳市大力投入、铁腕治水,深圳水环境实现历史性转折。但如何长效保持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成为后治水时代又一工作难点。盐田区以己为鉴,深入剖析自身,持续推行精细化治水,连续两年年均水质优良率达到 90%,主要河流水质稳定保持地表水Ⅱ类标准,治水成效显著。

01

建立精细化管水治水新模式

全面实现排水精细化管理,辖区 1456 个排水户 100% 实现一户一档信息化动态管理,经营性涉水排水户持证排水比例超 90%。实现执法监督模式 " 窗口前移 "" 重心下移 ",推动执法交底进项目从源头减少违法行为发生。对辖区 636 个入河(海)排放口编号建档、全面纳管,建立流域信息一张图。率先实现排水管理进小区,委托市水务集团全面接管辖区 602 个小区约 1100 公里排水管网,实现全区排水管网 100% 专业化运管,全面开展污水零直排示范区建设,污水提质增效效果明显。

02

进一步优化整合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市水务集团出资 1.6 亿元完成盐田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自 2017 年以来,完成老旧市政污水管网改造约 10 公里,全区污水收集率达 99% 以上。同时,推动污水系统整合,制定全区污水一体化处理路径和时间表,将东部华侨城、小梅沙片区污水逐步集中至盐田水质净化厂集中处理。

03

持续创新河湖长制体制机制

持续规范河湖长制巡河履职和考核问责,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全流程跟踪督办,并将河湖长制任务落实列入区绩效考核。创新推行橄榄绿河长机制,强化军地联动,探索建立驻防巡护有机结合模式,实现边防禁区和防线周边河流不间断巡查。创新宣传方式,开展河湖长制进社区、进校园、进党校、进部队、进企业、进机关 " 六进 " 宣传活动,结合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各色宣传活动,不断加深群众、学生、党员、战士及单位工作人员护河治水意识,营造全民共治共享格局。

04

不断推动水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盐田区始终坚持为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迅速落实水库开放共享研究成果,完成恩上水库环库碧道建设;激活山海港城新动能,助推文旅经济同发展,实现 19.5 公里海滨栈道修复重建;还有梧桐山鸳鸯谷碧道、盐田河景观综合提升示范段等各类碧道相继完工,水文化、水生态红利持续释放,辖区生态环境价值持续提升,初步实现以碧道建设带动水产城融合发展。

同时,盐田区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探索推行 " 厂网河库 " 一体化运营,实现 " 源、供、排、污、灾 " 全过程量化监控和管理,逐步打造后治水时代精细化治水典范,为深圳乃至全国治水管水提供盐田样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