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2-29
深晚报道|傅聪与深圳的音乐情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2012 年 78 岁的傅聪来深演出,破天荒举行了一次公开对话,访谈整理后在本报独家刊发。

钢琴大师傅聪,英国当地时间 12 月 28 日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享年 86 岁。27 日已有媒体报道其确诊消息,他的学生、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教授孔嘉宁曾发文透露," 傅先生已经住院两周,希望他能挺过来。"

我们怀念这位曾长久保持钢琴艺术青春的艺术家,他的纯粹,他的赤诚,他的诗意。从 2004 到 2014 年,傅聪 10 年间曾多次来深奏响音符,2012 年更罕见亮相与深圳观众公开对谈。他将如此精彩的体会留给了深圳乐迷,也将最迷人的音乐风景留在了深圳人的心里。

点赞:深圳的演出场所都很好

从 2004 年深圳首秀,到 2012 年傅聪深圳独奏音乐会之前,大师一直保持着他低调又神秘的 " 钢琴诗人 " 形象。2012 年 4 月 1 日下午,刚过完 78 岁生日不久的先生,破天荒亮相深圳保利剧院 " 艺术讲堂 "。因为极少接受媒体采访,傅聪那次出现在深圳公众面前的对谈就更显珍贵,《深圳晚报》当年独家刊发了部分对谈内容。

据当天 " 艺术讲堂 " 嘉宾主持辜晓进回忆,傅老现场兴致极高,常常开怀大笑,是他多年来从未见过的。从音乐演奏到音乐理解再到音乐人生,侃侃而谈,言谈间更脱口而出纳兰性德的诗词,可见这位家学渊源的大师在音乐之外,文学造诣也颇为深厚。

从 2004 年到 2014 年,傅聪至少在深圳举办过 7 场音乐会,深圳大剧院、深圳音乐厅、保利剧院,甚至深圳会堂都留下了大师行云流水般的琴音。有人问他,您几乎将深圳最有名的演出场所都走遍了,能比较一下哪个场所最好吗?傅聪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他说," 深圳几个地方都很好的呀,深圳会堂效果就好得很,深圳音乐厅也非常好。"

调侃:我不知道我诗人不诗人

而 2012 年那场罕见的对话在保利剧院一个会议厅举行,来自深圳音乐演奏与音乐教育界及媒体圈百余人有幸近距离感受了大师风采,多位听众还向大师提问并得到圆满回答。正如主持人所言," 这是深圳的荣幸,也是中国严肃音乐界的荣幸。"

傅聪当天表现得非常放松,甚至数次调侃自己。被赞 " 钢琴诗人 ",他笑 " 我不知道我诗人不诗人。"

被问为何极少演奏协奏曲,他又笑 " 到了我这个年龄,我宁可弹独奏,因为好也好,坏也好,我一个人负责。"

被问是否考虑在音乐会加入一些近现代作曲家的作品比如巴托克,他还是笑 " 最近很久没弹了,哎呀,我到底老了,弹琴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很多时候是能够做到多少就是多少。"

请他分享练琴过程的苦乐,他依然笑 " 不乐不乐,一点不乐,这是苦差事。"

辜晓进至今记得,在那场对谈开始前,傅聪还在刻苦练琴。更令人震撼的是,70 多岁的大师,每天都是吃完早餐就一直坐在琴房弹琴、练琴直到晚餐时间,不吃午餐,也没有休息。

在傅老看来," 吃完午饭就要睡觉,那还弹什么呀?" 经纪人说他生物钟节律,几十年如一日。碰上有音乐会的日子,傅聪甚至连晚饭都不吃,要等到演出结束后才进食。用他自己的话说," 这个是当然的,吃饱了怎么演出?"

一天近十个小时,融入自己对音乐的揣摩和对生命的思考,尤其他还是个特别忠于自己内心和审美的艺术家,为了把上台前一瞬间闪现的灵感表现出来,即便不熟悉可能出错,也要保留走钢丝的冒险精神,尽力去追求抓住那个感觉,所以他的音乐常常给观众一种不同的感受。

从 8 岁踏入钢琴艺术这扇大门,傅聪从未有过丝毫懈怠。他坦然承认,年纪大了练琴练得很辛苦," 因为迟钝了,老了,手指不能和年轻的时候比。"

也坦然接受," 音乐是心灵的感受和理解,(手指灵活度)这个问题是没办法解决的事情。这方面(指音乐)进步了,可是身体上退步了,是不是啊?完美是不大可能的。"

恳谈:不用手机不会上网

那次深圳对谈,是傅聪人生中为数不多和乐迷近距离面对面的机会,他推心置腹和大家聊了很多。他强调文化修养的重要," 文化是看不见的,如果急功近利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但如果你有很深厚的修养的话,联想的范围就会大很多很多。"

他表达自己的艺术见解," 我应该永远是音乐的奴隶,不是音乐的主人。"

他坦言灵魂深处的敬畏之心," 我对大师作品永远战战兢兢,因为我永远达不到这些音乐的高度,我永远在往这条路上走。"

他甚至把内心的压力罕见地表露人前," 我在台上,怎么说呢,混了一辈子,到现在还是每一次很辛苦,照样还是有很多心理压力。我觉得,投入是唯一的办法,可以减轻相当程度的心理压力。就是完全投入,纯粹想着音乐,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我在台上大部分时间眼睛是闭着的。"

最有意思的事,傅聪首次回应了不少人的好奇,是否使用手机,以及上不上网等。老人家居然真的从来不用手机,不懂上网,没有信用卡,他笑称自己很 " 愚蠢 "," 对我来说,现在的酒店都太现代化了,到里面开关都找不到、电视也不知道怎么开,一切都很难。我宁可是最简单的,因为我还是个很原始的人。"

傅聪简介

1934 年生于上海,8 岁开始学习钢琴,20 岁赴波兰留学。1955 年,21 岁的傅聪获得第 5 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 " 玛祖卡 " 最优奖,是东方人首次在这项赛事中获奖。

1959 年起,傅聪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被誉为 " 钢琴诗人 "。上世纪 60 年代,傅聪被《时代》杂志誉为 " 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他尤其擅长演奏莫扎特、肖邦、德彪西的钢琴作品,而他的演奏格外富有中国韵味和东方诗意。

深圳晚报记者 赵伟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