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现在 2021-01-05
宁德时代市值超中国石油,新旧能源“交棒”的红利还能吃多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2020 年以来,新能源股价飞涨,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领域也一路走高。

国内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在一年时间里股价翻了将近 4 倍。据 1 月 4 日收盘数据,宁德时代上涨 15.09%,市值升至 9413.4 亿元,创下股价记录的同时,也在市值上超过了传统巨头中国石油(约 7145 亿元)。

汽车靠燃油,电车靠电池,如今新能源当道,成为未来汽车乃至整个能源领域的必然方向。

中国石油未必就不值钱了,宁德时代要维持高估值也需要面对更多挑战,两大巨头公司在市值上首次换位,只是新老能源路线转换大背景下的一个缩影。

新老巨头交接

1 月 4 日,动力电池股票在 2021 年的首个交易日取得开门红,国内动力电池龙头宁德宁德时代股价大涨 15.09%,突破 400 元大关,市值超过 9400 亿元,成为 A 股市值第九名。

直接原因是 12 月 30 日,宁德时代连发三条扩产公告,宣布在江苏省溧阳市、四川省宜宾市、福建省宁德市分别投资建设新的电池研发及生产基地,总投资达到 390 亿元。

宁德时代此前披露的固定资产总投资规划体量为 750 亿左右,本次新增 390 亿,相当于原先规划基础上提升 50% 以上。

中金公司预计,此次投资将在 2-4 年内带来 120-150GWH 新产能,拉动宁德时代产能在 2022 年底达到 230GWh。相比之下,宁德时代在 2020 年产能约为 80GWh。

中金公司在报告中表示,考虑到短期行业景气度提速,中长期预期全面提升,因此上调宁德时代目标价至 450 元。

以这一股价计算,宁德时代将成为 A 股新晋万亿市值公司。

突破:CFP

2020 年以来,新能源股价一路走高,同一时间,宁德时代股价也翻了近 4 倍,市值逼近万亿。

反观曾经的巨头中国石油,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高峰市值超过 8 万亿元。 但十年多过去,中国石油市值已大幅缩水,不及当年的零头。

这种情况也不只发生在中国石油身上。纵观过去 30 年全球市值前十公司变化,在 1990 年到 2010 年间,银行、通讯及硬件、石油三个行业依次 " 霸榜 "。

2010 年,全球市值前十的公司里,石油公司占去四个席位,分别为中国石油、埃克森美孚、必和必拓及巴西国家石油。到了 2020 年,留在榜上的石油公司仅剩沙特阿美一家,来自中美的科技公司则成为绝对主角。

传统行业在资本市场眼中的地位在不断下滑,以科技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强势崛起,从新能源行业角度看,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绝对路线,近年来各国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已初见成效,同时光伏、风电等也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其实严格来说,动力电池在电动车领域的重要性,更多时候被比作是燃油车里的发动机,而非燃油。

但这不影响电池和石油成为新旧能源时代的典型代表。

如今宁德时代的动态市盈利达到 176 倍,而中国石化的动态市盈率仅 15 倍。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车企身上,通用为、丰田为、长安的市销率(总市值和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分别为 0.32、0.67、0.81。而蔚来在 2020 年平均市盈率约为 9.8,小鹏和理想则分别为 50.3、369.2。

在新老能源领域,市值计算的巨大鸿沟体现在方方面面,在资本市场眼里,新能源才是风口上的行业。

龙头还能坐多久

 

动力电池作为所有新能源车最重要的零配件之一,成本可以占到 40%。新能源车的热潮带动动力电池产业一并飞涨。另一方面,动力电池本身的安全性、能量密度的提升也在不断拉高电动车的性能上限。

早期中国电池企业更多选择磷酸铁锂路线,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相比之下,三元锂电池虽然理论上能量密度更高,但安全性没有获得广泛认可。

图片:CFP

宁德时代在路线选择上侧重了三元锂电池的开发。2015 年后三元锂电池安全性受到官方认可,此后新能源政策不断向高能量密度倾斜,同时将 LG、松下等海外电池大厂排除在外,踩中三元锂电池的宁德时代就此崛起,由黑马转身为巨头。

坐拥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宁德时代连续三年稳坐全球动力电池销量的第一把交椅,占据中国动力电池市场超一半份额,拿下上汽、广汽、吉利、东风、一汽、大众、戴姆勒、宝马、丰田等主流车企的订单,是公认的电池行业霸主。

与芯片类似,高端动力电池技术门槛较高,且投产周期长,产线建设到量产的周期在 2-3 年以上。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此前就曾表示,一个满足同等数量新能源汽车装机量需求的动力电池工厂的造价为造车厂的两倍左右,且工厂建设时间比造车厂更长。

这让动力电池一直把控在头部玩家手里。

过去几年,动力电池利润率长期超过 30%,而其他整车零部件的利润不到 5%,颇有一种车企为电池厂商打工的现象。

这个现状正在被打破,深知电池重要性的车企正通过扶持其他电池厂商、入股等方式打破单一电池供应的局面,降低供应链风险。

特斯拉在长时间与松下深度绑定之后,将 LG、宁德时代也纳入到电池供应体系当中。2020 年 5 月,大众 60 亿元入股国轩高科成为第一大股东。同年 7 月奔驰 9 亿元入股孚能科技,绑定动力电池厂商。在新旧能源急速转变下,车企也深度参与到动力电池市场当中。

除此之外,从 2018 年开始,此前被政策隔离在外的 LG、三星等日韩企业开始在中国建厂布局,预期在近两年投产,回归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如今动力电池技术仍在不断变化,无钴电池技术甚至固态电池都可能成为未来方向。同时海外的 LG、松下等电池巨头发力围堵、车企亦想在动力电池分一杯羹,动力电池的竞争态势只会变得更加混乱。

过去几年踩对了技术路线、吃下政策红利的宁德时代成为动力电池龙头,上看万亿市值,但要维持目前高昂的估值,面临的挑战还有更多。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宁德时代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