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都市的楼宇之间,保存着一座宁静的院落,走进其中我们便能感受到一段厚重的历史记忆,这便是曾被周恩来亲切地誉为 " 革命的接待站,战斗的指挥所 " 的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这里曾经是领导甘肃抗日救亡、进行后方发动、实现全民族抗战的重要基地,如今是重要的青少年教育基地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同时也是一张兰州市靓丽的文化名片,成为广大游客了解红色历史、接受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旅游新标杆。
近年来,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着力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色故事,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切实履行社会职责,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道路上成效显著。作为红色宣教战线的窗口服务单位," 八办 " 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助力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冠疫情防控等方面,都注重发挥行业优势主动担当作为,切实把履行社会责任组织开展创建工作为重要工作,积极服务社会、服务发展,服务大局。2020 年获评甘肃省第十五批省级文明单位。
让 " 红色 " 资源不断 " 活 " 起来
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以下简称 " 八办 "),位于兰州市酒泉路及甘南路口。木质门窗,青砖房脊,典型的兰州传统民居风格。这些年,经过不断建设," 八办 " 已成为兰州市、甘肃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精神文明创建为总揽,努力让 " 沉睡 " 和 " 尘封 " 的革命文物成为历史见证 " 活 " 起来,让革命纪念馆成为传承红色文化的教育基地 " 火 " 起来。
同时,努力提高纪念馆免费开放的实效,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观众需求。据统计,仅 2019 年参观人次就达到了 62.3 万人次。免费开放以来,两处旧址累计接待观众三百余万人次,充分发挥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传统教育阵地作用。
此外," 八办 " 坚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 " 八办 " 的故事,讲好革命的故事,推动红色文化传播事业高质量发展。近两年来," 八办 " 以 " 请进来,走出去 " 的方式,先后与红军西征胜利纪念馆、和政肋巴佛革命纪念馆、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南梁革命纪念馆、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会议纪念馆、玉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会宁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馆多家省内外纪念馆,开展馆际交流学习。
特别是 2019 年," 八办 " 联合全国 14 家 " 八办 " 纪念馆创建全国 " 八办 " 纪念馆发展联盟,以习近平总书记 " 让文物活起来 " 的重要指示为引领,形成了 "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 的红色宣教共同体,有力推进了课题研究、人才培养、文创开发等纪念馆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 " 红色 " 课堂
近年来," 八办 " 依托甘肃丰富而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创新形式,丰富教育载体,充实教育内容,着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 " 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 ",策划实施了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红色宣教活动。
这当中既有针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更多的是针对在校学生的活动。组织开展 " 新时代的追梦人——小小故事献给党红色故事大赛 "" 清明时节致敬英烈 "" 青春不辱使命携手砥砺前进 " 等主题鲜明的红色品牌系列教育活动,通过讲红色故事、诵红色诗词、唱红色歌曲等方式,走进幼儿园、中小学,让青少年学习历史,开展了一次次生动而有意义的 " 红色课堂 ",带领他们缅怀革命先驱的光辉业绩,激发他们奋发向上,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崇高理想,引导青少年儿童 "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特别是成功组织了由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兰州市教育局协办的 " 红色研学游出发在‘八办’ " 活动,让来自榆中、皋兰、永登三县的 500 余名建档立卡户贫困生们走出学校,体验研学之旅,零距离触摸历史、感悟生活、感知民族团结进步成果、感受兰州城市建设的沧桑巨变,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领悟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伟大力量。
此外," 八办 " 常年分批次组织开展 " 小小义务讲解员 " 培训活动,来自兰州市外国语中学、兰州市清华小学的中小学生在这里接受了革命历史知识、革命文物知识、讲解技巧、礼仪礼节等课程的培训与考核。200 余名中小学生通过培训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敢于自我展示的勇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青少年们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意识。其中 " 红星闪闪耀八办 " 服务项目成为纪念馆品牌志愿服务项目。
近年来," 八办 " 始终坚持以红色文化开展社教活动,仅 2019 年,纪念馆开展 " 五进 " 活动共 25 次,其中进学校 13 次,进乡村 5 次,进社区 3 次,进部队 2 次,进企业 2 次,接待参观人数 1 万余人次,较好地完成了 " 五进 " 活动的任务。将红色历史、红色文化送入基层群众,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开展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完成 " 红色基因代代传 " 的使命。
创新载体打造 " 网上红馆 "
2020 年,在举国上下全力以赴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期间,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 八办 " 积极以 VR 手段展示 " 馆藏精品革命文物 ",提供近观珍贵革命文物的平台,新开辟 " 馆长数家珍 "" 红馆故事会 "" 红馆论坛 "" 八办往事 "" 八办视界 "" 珍贵馆藏文物与您‘零距离’ " 等栏目,全力打造 " 网上红馆 "。除原有 " 两微一端 " 等网络宣教平台外,纪念馆积极开通 " 快手 "" 抖音 " 等官方账号,全体讲解员经过培训华丽转身为 " 红馆主播 "。
他们 " 带 " 观众走进线上红馆,漫游展厅,以 " 快手 " 直播的形式直播 57 次,讲述《鞭子的力量》《兰州空战》《馆藏文物背后的故事》等 " 八办 " 往事; 结合近年来挖掘出的有关历史资料,连续推出《抗战初期中共甘肃工委成员与张一悟合影》《甘肃是舅家:于右任的陇原情怀》《寻找隐身在兰州的日军王牌飞行员山下七郎》等 36 期 " 馆长数家珍 ",效果不输线下观展。
广大讲解员按照打造网上红馆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以主播身份抢时间、炼主题、抓素材、扣内容、展才艺,拍摄并发布 120 多个小视频,宣传 " 八办 ",宣传兰州旅游,传播红色文化。各位年轻主播通过咏诗歌,传播爱国正能量;赞雷锋,弘扬核心价值观;夸兰州,拉升家乡点击量;赴一线,当好家园守护者等志愿服务形式,扎实推进红色宣教事业发展,弘扬爱国情怀,守护美丽家园,传递文化自信,以革命先辈事迹鼓舞斗志,凝聚人民群众战胜疫情、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磅礴力量。
此外," 主播们 " 还积极响应号召当起了 " 红马甲 ",转战张掖路街道辖区上水巷、下水巷两个防控点,先后有 100 余人次与社区同志并肩战斗,开展社区疫情防控值守工作,把防疫宣传服务 " 小台子 " 打造为战 " 疫 " 宣传 " 主阵地 ",不断强化疫情防控常识宣传力度,切实提高过往群众的自我防控意识,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超 文 / 图
编辑丨石雨涵
责任编辑丨胡淼山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