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1-07
文化·唤醒·扶智——皋兰乡村学校送教之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教师 谷桃

2020 年 5 月 29 日,阳光明媚,惠风轻拂。" 金城名师教育扶贫 " 行动已经是第四天了。我有幸作为金城名师团队中的一员,带着满满的热情与新奇,来到皋兰县忠和镇崖川村忠和中学。

这是一所虽然只有 6 个教学班级、252 名学生的农村初级中学,但是校园干净整洁,草木葱茏,鲜花盛开。

怎样才能把一节课上到理想的境地?怎样给乡村的孩子们带去城市教学别样的感受?怎样能让当地辛勤的老师们体会聚焦核心素养的教学?怎样能体现教育 " 扶贫 " 的独特性?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是我接到这一光荣任务后,不断萦绕在脑海中的思考。

我的教学安排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是通过语篇继续学习现在进行时;了解端午节及中西方不同的节日文化;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语篇类型是电视报道。

我在深刻研读兰州市教育局《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 " 回头看 " 和 2019 年度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 "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薄弱 " 问题整改方案》中 " 教、研、训 " 一体化的要义里、在挖空心思的教学设计构思中,这次 " 送教扶贫 " 的线索渐渐明朗。我平时的教学和我一直坚持的多元分层作业正是在国家新课程背景下,体现工作室 " 语言认知 · 生活融合 · 文化建构 " 的核心理念和我本人 " 让英语从课本走向生活、走向文化 " 这一教学主张的有机融合。

所以,这次乡村送教之行,我依然要紧扣教学内容中的 " 文化 " 内涵," 唤醒 " 学生内在的 " 体认 ",从而抵达 " 扶智 " 的目的。

小小荷包情

我的教学 " 触点 " 就是从小小的荷包买起。这是一节有着深刻文化对比的阅读课,而且极为巧妙的是以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为故事背景。

" 端午节 " 是中国孩子最熟悉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不论城市还是乡村,文化一脉相承;教育不论是知识还是思维,基础都是文化。因此,纵然是乡村七年级的孩子,英语学习依然要围绕 " 文化 " 这个 " 基础 " 达到 " 认知 ",才能让知识的学习进阶到文化的理解。

在中国的 " 端午节 ",佩戴一个精美的香草荷包,绾上七彩锦线的手环,是孩子们最期待和最憧憬的节日 " 礼物 "。通过一个小小的荷包,让学生在最直接的 " 体认 " 中学习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讲好中国故事,是我要设计的 " 教学情境 " 和 " 激趣手段 "。于是,我提前为孩子们精心挑选购买了 35 个小荷包,作为文化体验的辅助教具和节日的 " 礼物 "。

当孩子们在课堂学习中,意外地获得这个 " 奖励 " 时,他们的眼睛绽放出来的那一份惊喜,也是我久违了的课堂 " 感动 " ——农村孩子身上的感恩还在、淳朴还在、真挚还在。

我想,这节课浓浓的 " 文化味 " 也一定在。

唤醒是真义

教育就是唤醒,这是我一直坚信并践行的教育理念;唤醒的载体是什么,是我在教学设计中极力挖掘和找寻的资源。

人们惯常认为,乡村孩子可能是怯懦不自信的,也可能是羞涩不表达的。我以为在教育中,这是一种假想,也是完全不存在的。在 5 月 29 日的这节英语课上,我是一个他们完全陌生的老师、教学内容完全是崭新的知识、教学也可能是非传统的方法。可是,孩子们的表现,完全可以用 " 热情奔放 "" ‘火’力四射 " 来描述、来形容。

我想能让孩子们表现得如此卓异与优秀的一定是 " 唤醒 "。当我用任务型教学法以活动串联学习内容,促进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时;当我以 " 问题 " 为驱动不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时;当我用中英文配乐朗诵诗歌时;当我用思维导图梳理文化知识与语篇脉络时;当我用 " 学案 " 作为支架辅助教学时;当我让孩子们用一首中国古诗来体味课文中朱辉同学对家的情思时;当我让孩子们通过知识竞答感知文化时;当我设置情境让孩子们分组表演来演绎课文时 …… 孩子们因为激动而变得红扑扑的小脸蛋和想要极力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高高举起的小手,还有那似乎要响彻整幢教学楼的琅琅读书声都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证明。

这节课印象至深。孩子们思维的绽放、自信的绽放、活力的绽放以及表达的绽放,是源于生活、源于知识、源于文化,更源于唤醒和启发。

感同身受才能走进知识的殿堂,着意唤醒才能穿越教学的迷雾。

扶智贵扶志

我在这所美丽乡村学校一天的教学时光飞逝而过,但是产生的思考却萦绕不绝。

我想,在所有的扶贫措施中,可能教育的意义更大、产生的功效更持久。因为,教育是一项 " 扶智 " 的伟大事业,其弥足珍贵就在于通过 " 扶智 " 而抵达了 " 扶志 " 的坦途。

只有教育能够从根本上阻断和解决贫困的代际传递,这已经是一条从古至今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今天全面决胜脱贫攻坚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和我的同仁们,作为千千万万的教育人,只要坚守教育的初心和信念,用智慧的方法和热情去唤醒孩子们的志向、爱好和兴趣,久久为功,就是在做美好的教育、为孩子们植下了明天的种子。也希望在接下来一年的时光中," 种子教师 " 能在兰州教育的沃土中发力成长。

最后,我想用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朗诵的中英文诗歌,回味我到皋兰乡村学校去送教的美好之行 :

No matter where we go ( 不管我们走到哪里 )

Our heart is close to hometown ( 我们的心都与故乡紧密相连 )

Every festival is a gift ( 每一个节日都是一份礼物 )

A gift for us to get together ( 一份与家人相聚的礼物 )

A gift for us to miss our family ( 一份思念家人的礼物 )

No matter how far we are ( 无论我们走多远 )

We ’ ll always be close to our family ( 我们都会永远与家人心心相印 )

Because they are always in our heart ( 因为家人永远在我们的心里 )

编辑 | 张亚君

责任编辑 | 安周霜

值班主任 | 崔凌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