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1 月 4 日,南京 SMA 病友群被一条消息刷屏——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决定,为进一步减轻 SMA 患者的治疗负担,提高治疗可及性,患者第一年的药物治疗自付费用将从原有的约 140 万元降低至 55 万元,降幅约 60%。" 微信群里,患者家属相继发着鼓掌、祝贺的表情。方恬点开微信设置,屏蔽了群消息,把手机丢在一边,她并没有把这个重大利好的消息转到朋友圈里。五年前,她的女儿宁宁被确诊为 SMA(脊髓型肌萎缩症) II 型(中间型)患者。据国内一专注 SMA 患者援助的民间组织统计,截至 2020 年 8 月,全国登记在册的 SMA 患者约有 1500 名,江苏南京有近 20 名。目前,约 130 名患者已注射了诺西那生钠特效药。
△卧室里,方恬准备抱宁宁下床
无药可医的罕见病
" 你看这个虾,初秋买 20 块一斤,我把它们冻在冰箱里,冬天买要 30 多块一斤。" 不大的厨房里,方恬把冻虾泡在水里,等待着融化。方恬有很多类似的省钱经验。隔着一个客厅的卧室里,7 岁的女儿宁宁拿着机车警察的玩具,正在模拟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你快跑啊,我来抓你了。" 她柔软的双腿被方恬摆放在小桌板下,轻易动弹不得。
△宁宁被摆放在小桌板下的双腿
宁宁是在 2016 年 5 月 26 日确诊的。方恬只有在翻开儿童医院的病历本,才能想起这个日期。或许,她潜意识中并不愿意去记住这个日子。
抽血,拍片,核磁共振,肌电图 …… 排除了脑瘫,遗传代谢病,甲状腺疾病、脊髓灰质炎等。儿童医院的医生看了又看检查报告,拿小锤子敲打宁宁的膝盖,毫无反应。
"90% 是 SMA。"
" 医生,这是什么?" 在此之前,方恬从未想到她爱笑的女儿会患上这种罕见病。
2015 年,一岁大的宁宁渐渐不爱走路,走两步就坐在地上不动了," 我最初以为是她懒,不愿意动。" 就算方恬拿出最爱的 Kitty 猫玩具摆在她挪两步就能够到的地方,宁宁顶多往前蹬两下脚,便不动了。她想不通,自己的女儿怎么会被 1/10000 的概率砸中?
△宁宁的基因确诊报告
"SMA 是一种基因缺陷导致的常染色体疾病,也是一种罕见病,表现为全身肌肉无力和萎缩,伴有脊柱侧弯、关节变形、重症肺炎等并发症。她以后可能连坐都坐不住,现在没有药可以治,很多人不到 10 岁就 ……" 在医生的嘴里,方恬第一次知道了这个罕见病的名字。如果把渐冻症理解为 " 中老年版 " 的 SMA,那 SMA 与其最大的不同是存在致命风险。
SMA 也被称为 " 婴幼儿遗传病杀手 ",从人们开始认识 SMA 后的 100 年间,全世界对于 SMA 的治疗措施仅局限于呼吸支持、营养支持、骨科矫形等辅助治疗方式。2012 年," 超女 " 冯家妹的女儿美儿被查出 SMAI 型,2013 年,年仅一岁半的孩子离开人世。两年后,冯家妹成立 " 美儿 SMA 专项基金 ",用于帮助患病儿童。
宁宁的身体虽然远没有达到医生所描述的 " 程度 ",但是变化却实实在在地发生——脚板底变平了一点、脚掌变厚了一寸,膝盖向内凹陷了一点,脊柱向左侧弯一点 …… 这种变化足以把方恬一家的生活搅得变了形 , 它们像被踢进水里的石头,发出一声声的闷响,荡起一圈圈的涟漪后,折磨方恬的精神,耗损她的能量,培养她对时间的钝感,随后再沉入水底," 我和我老公好不容易凑齐了首付买房,我以为我后半生的幸福开始了。"
她带着宁宁四处求医,北京、上海 …… 尝试各种听说能医好的药,厨房里总弥漫着中药味儿。彼时,SMA 尚无任何特效药。
△方恬翻看基因检测报告
有特效药了!一针近 70 万
2018 年 9 月,好消息来了。
由渤健公司研发的全球首个 SMA 精准靶向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境外上市。2019 年 2 月,诺西那生钠注射液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在中国获批,4 月 28 日在上海上市。该药通过促进 SMA 患者的 SMN 蛋白水平,延缓肌肉萎缩。
2019 年 10 月,好消息又来了。三名 SMA II 型患者,作为全国首例,在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注射。且注射后,情况良好。
直到铺天盖地的新闻在病友群里弥散开来,方恬才知道有了这种特效药。她看不懂英文,也不善用各式软件看国外的相关报道,她只关心去哪儿能够打到这个针?
69.97 万?!当得知一针特效药需要近 70 万元时,方恬感到很无助,她以为她看见了曙光,但高额的药费像一把无情的剪刀,毫不犹豫地将烛芯剪断。一针药有 5 毫升,一毫升是 20 滴,一滴就是 7000 块,一年需要打 5 针。即使参加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对 SMA 援助的项目,一年针打下来,个人还需承担 140 万元。
那时,宁宁确诊已两年有余,她已经完全无法自主站立,膝盖也无法弯曲。
△宁宁正在做作业,如果不用药,再过几年她可能就无法握笔。
再不用药来不及了
" 妈妈,我要尿尿。" 这是宁宁每天说得最多的话。因脊柱侧弯变形,她的双腿无法自主站立,需要方恬把她抱到坐便器上。
方恬张开双手先把宁宁抱起来,借助惯性让宁宁整个身体顺势趴在她的右手和右腿上,右手再使一把猛力把宁宁抬起来,才能把宁宁放置在坐便器上。看似简单的动作,在冬天厚衣服的阻拦下,完成起来并不轻松," 我也想给她买纸尿裤,但是一个纸尿裤都要五六块钱,只能兜住一泡尿。" 她抽出面纸,给宁宁擦屁股," 孩子屁股嫩。" 这样的动作,方恬每半天就要做两次,抱下床再抱回床上,一来一回得半小时。
她害怕自己跌倒,因为她倒下了,宁宁连厕所都没办法上。由于支付不起指定医院的康复训练费用,在一所高校担任宿管的方恬一直坚持自学护理知识,也羡慕有条件的家庭给孩子做的额外锻炼,游泳、瑜伽、唱歌等。" 唱歌、游泳可以锻炼肌肉力量 ,,广州还有孩子能上台表演呢。" 持续运动不光能让患者保持一定的体能,也可以让孩子和外界形成一定的联系。
方恬花一万块钱在中医院办了一张小儿推拿卡。这一万块还是跟别人借的。 " 我一个月工资 2600 块,我老公 3000 多,要还 2900 块的房贷。别说 140 万,14 万我都凑不起来啊。"
△方恬一家的午饭
7 岁的孩子一般体重在 50 斤左右,但宁宁有 65 斤重。这是由于她无法自己站立,缺少锻炼造成的。从吃饭穿衣、洗漱上厕所,到握笔翻书,宁宁时刻都需要方恬的贴身照顾。早上四五点起床做早饭,从二楼抱孩子到楼下再推半小时车到学校陪读,课间带着宁宁上厕所,夜里还要经常帮宁宁翻身,方恬几乎每天晚上都会腰疼。
为了让肌肉和骨骼知道有站立的需要,每天下午宁宁要被绑在站立架上站一会,还要穿着特制的矫正鞋。" 妈妈,今天我想绑草莓结。" 草莓是宁宁最爱的水果,因为太贵,又无法像虾一般冻在冰箱里,一年吃不了几次。4 根绷带像孙悟空的紧箍咒一般缠着她的腿。方恬用这样的方式减弱女儿的痛苦。
方恬担心,如果再不用药,宁宁肌肉萎缩到一定限度后,连坐也坐不住。" 我经常睡着睡着把手伸进她的被窝里摸一下她后背,我怕哪天早上一睁眼她就不行了。"
" 我没告诉她有药可以治,我又没有钱给她治,告诉她干嘛呢?"
" 妈妈,我要是能走路就好了。" 方恬最害怕听到宁宁这句话,但每一次她都努力扯开嘴角,告诉宁宁," 快了,你很快就会走路了。"
△宁宁坐在定制轮椅上
直播挣来了用药钱
和方恬一样,王雨也被天价特效药折磨着,她是患者双双的妈妈。2020 年 8 月,在好心网友的帮助下,六岁的双双打上了第一针诺西那生钠特效药。
王雨把杯子蛋糕从身后拿出来,递给躺在床上的双双。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努力嗅了嗅鼻子,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但很快又闭上了。对于带着插管呼吸机的双双来说,每一个额外的动作都会带来一份疼痛,但草莓蛋糕的香味能让疼痛暂时地缓解一下,虽然不能吃,但能闻一口总是好的。
2020 年 3 月,在 ICU 住了 100 多天的双双出院,医生告诉王雨,如果再不抓紧用药,孩子可能熬不过 2021 年。
双双是 SMA I 型(严重型)患者。拍百日照时王雨发现她四肢无力,以为只是孩子年龄小,长大了就好了,不曾想被确诊为 SMA I 型。相较于 SMA II 型,SMA I 型的症状更为严重。双双的卧室就像一个小型的 ICU,有着齐全的呼吸机、咳痰机、制氧机 …… 王雨和丈夫就像是专业的护士,给孩子定时吸痰、拍背 ……
双双出院后,王雨开设了抖音账号,发布照顾双双的日常,以此募集药费。7月,她凑够了 75 万元的善款,双双打上第一针诺西那生钠。
" 我也不想!很多人骂我,说我拿孩子营销,但我能怎么办呢?" 因辞去工作,王雨没有收入。早年还能跟亲戚借钱,如今也开不了口了。" 他们都知道这是个富贵病,超级富贵的病。"
" 脚趾头能动了,她能感受到我在挠她的脚心。" 第一针打完之后没几天,王雨欣喜地感受到女儿的变化,这种日常母女之间的互动,对于他们一家来说,迟到了 4 年 。
但欣喜并未持续太久,她算了一笔账。400g 的奶粉,318 块钱。3 小时喂一次,一次 20g,一天就要 127 块钱,奶粉量不能再少了 …… 因肌肉无力没法正常咳嗽,痰液在气管、支气管和肺部越积越多,普通感冒在双双身上非常容易变成重症肺炎,一个月至少去一趟医院更换医疗器具。救护车来回得一千块,ICU 住一晚就是一千五百块,一趟医院下来就是五六千,这个药两百,那个药三百,为了维持双双的生活,一个月至少要花一万块。2020 年 5 月,王雨不得不把家里的房子卖了 ……
特效药降价了!
好消息是 2021 年1月4日来的。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在这一天正式宣布,为进一步减轻罕见病患者的治疗负担,提高治疗可及性," 脊活新生—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援助项目 " 于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启动全新援助方案。项目援助药物将继续由渤健公司捐赠,在全新援助方案的帮助下,患者第一年的药物治疗自付费用将从原有的约 140 万元降低至 55 万元,第一年降幅约 60%;之后每年的药物治疗自付费用将从原有的平均每年约 105 万元降低至 55 万元,降幅约 50%。
△ 1 月 4 日,方恬的朋友圈里几乎全是 " 好消息 "
病友们在群里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讨论," 终于迎来了 SMA 患者的春天!"" 终于等到了!宝宝加油!"" 新年新气象,已经减了一半了,继续加油!"
"55 万一年,我还是付不起啊。" 方恬期盼着,有一天诺西那生钠能够被纳入医保。
2020 年全国两会,多位代表提出 " 关于健全常见罕见病 SMA 患者权益保障体系的建议 "。2020 年 12 月 23 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 7365 号建议的答复:在 2019 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过程中,通过准入谈判将 10 余个罕见病药品纳入了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价格明显下降,罕见病患者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同时,对于部分价格特别昂贵的特殊罕见病用药,由于远超基金和患者承受能力,无法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总的来说,符合条件的罕见病药品已基本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并为贫困罕见病患者提供了医疗救助方面的解决渠道。但从基本医保基金承受能力来看,2019 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仅 800 元左右,而 SMA 等罕见病用药费用达到每人每年数百万,远超基本医保支付能力。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立足基本医保 " 保基本 " 的定位,结合参保人用药需求、医保筹资能力等因素,通过严格的专家评审,逐步将疗效确切、医保基金能够承担的罕见病药物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同时,积极研究罕见病患者用药保障措施,更好地保障参保人员利益。
江苏省医保局称,江苏正在研究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的方案,以帮助减轻患者的个人负担。
△掉落在脚边的机车警察,宁宁差一点就能够到
洗菜池前,方恬将水龙头的把手转向最左侧,很快就要到吃饭时间了,许是被冷冻得太久了,活虾还没能化开。热水瞬间将碎冰渣冲去,她把手伸进水盆,将虾一个个捏软。卧室里,机车警察从小桌板滑到了床上,掉在了脚边,宁宁伸了伸手,还差一点就能够到。
" 姐姐,天热的时候,你能带我去迪士尼吗?"(受访者皆为化名)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张瑾 文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