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1-11
践行嘱托奋进江苏丨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全力打造令人向往的“幸福水天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 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赋予江苏的重大使命。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就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了具体部署。

泰州作为苏中门户,该如何践行嘱托谋划发展之路?2021 年 1 月 7 日,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接受现代快报等媒体采访。他表示,泰州将牢记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殷殷嘱托,咬定目标,狠抓落实,努力把 " 令人向往的‘幸福水天堂’、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 " 一步一个脚印地变成现实模样。

△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

【践行嘱托】

为 " 两争一前列 " 作出泰州贡献

700 多年前,马可波罗这样评价泰州:" 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2020 年,泰州获评 "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这座地处长江之滨的城市,古往今来一直与 " 幸福 " 这个词密不可分。

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对各市发展定位做了具体部署,要求 " 泰州要彰显江海文化的底蕴与自信,全力打造令人向往的‘幸福水天堂’、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

史立军说,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泰州将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 " 一高两强三突出 ",为全省 " 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 作出泰州贡献。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史立军表示,要清醒认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在起势之前落子布局,在定局之前抢先成势,推动泰州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行稳致远。牢牢把握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在时代变革中审时度势、找准方位,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稳奋斗前行的正确方向。

【" 十三五 " 成绩单】

集中政策、资源打造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 十三五 " 期间,泰州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 强富美高 " 发展要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在产业强市、特色发展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史立军表示,制造业是泰州的 " 老底子 ",但是长期以来,产业层次不高、产业结构偏重,而泰州的空间和资源非常有限,不能把产业面开得很宽。为此,泰州秉持着 " 有所为,有所不为 " 的思路,选择了当地最有特色、最有优势的产业重点发展,集中政策和资源打造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效显著。

他总结了三大产业取得的主要成绩:

泰州医药产业规模达到 1200 亿元,持续多年保持全国地级市第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泰州中国医药城疫苗研发企业积极投身新冠疫苗研制攻关,共参与了 5 条技术路线的 6 种新冠病毒肺炎疫苗的临床研究和样本检测工作。最近,泰州与北京大学全面开展战略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泰州医药产业产学研深度合作水平。

泰州的高端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不断提升,全市造船完工量占全球的 1/10、全国的 1/4、江苏的 1/2,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2020 年,总投资 80 亿元的长城汽车整车项目在泰州落地,仅用 8 个月就实现首台白车身下线、11 个月竣工投产,创造了重大项目建设的 " 泰州速度 "。

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目前,在泰州落户的世界 500 强企业近 20 家,拥有世界 " 单打冠军 " 产品 10 余个。

" 泰州的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所以能够逆势而上,主要得益于我们采取了三个大的动作。" 史立军总结,一是在全市层面进一步强化产业强市的战略地位,召开了产业强市推进大会,明确了做强产业的目标思路,出台了一系列助推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做强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泰州市委市政府把园区改革作为头号任务,推进 " 两集中三剥离 ",开展 " 三比一提升 " 行动,园区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三是坚持项目为王,成立重大项目服务部,建立 " 大树底下乘好凉 " 平台和机制,不断提高项目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以高质量的项目支撑高质量的产业发展。

【绘制 " 十四五 " 新篇章】

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打造全国领先的地标产业

泰州 " 十四五 " 发展的美好愿景,史立军总结为 " 五个高 ":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颜值城乡、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建设高水平队伍。他强调,要咬定目标,狠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目标。

" 十四五 " 期间,泰州将继续全力推进产业强市,打造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努力成为长三角特色产业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地,力争到 2025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7000 亿元。尤其要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发展医药产业,打造全国领先的地标产业。

2020 年 12 月 30 日召开的泰州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上,史立军用这样一句话描述医药产业对泰州的意义——中国医药城就是泰州,泰州就是中国医药城。他认为,泰州作为全国唯一的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支持培育 " 泰州国家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 ",两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都要求建好中国医药城,这是泰州必须担负起的使命责任。泰州医药产业有着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独特条件,最有希望、最有可能在 " 十四五 " 的新赛道上制胜未来。当前,医药高新区和高港区的两区融合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现在到了一个关键阶段。融合后的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既不是一般的城区,也不是一般的园区,在定位上应该是泰州发展的 " 特区 ",要聚焦 " 中国第一、世界有名 " 的目标,创新突破,勇攀高峰,力争到 2025 年医药产业规模达到 2500 亿元,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幸福泰州的示范区。

" 幸福答卷 " 有颜值、有内涵

未来," 幸福 " 仍是泰州发展的关键词。泰州的 " 幸福答卷 " 不仅有高颜值城乡的外表,更有高品质生活的内涵。史立军表示,要全力打造大江风光带、生态经济带、水乡风情带,形成具有泰州特色的城乡融合示范模式。生态环境投入是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入。要更大力度推进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持续开展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切实抓好长江 " 十年禁渔 ",全力守护 " 一江清水 ",以发展的 " 含绿量 " 体现发展的高质量。

一直以来,泰州把民生工作作为 " 心中工作 "" 良心工作 "。2020 年,泰州把全部财力的 75%、新增财力的 80% 以上用于改善民生,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打造了一批具有泰州特色的民生工作品牌。未来,泰州还将扎实抓好民生幸福十大行动和 " 民八条 " 措施,建立主动发现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新机制,建成人民群众认可度高、获得感强的幸福城市。

现代快报+/ZAKER 南京记者 是钟寅 尹有文 陆雨潇 / 文 顾闻 / 摄

(部分图片由泰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

相关标签

泰州 市委书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