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2 日,记者从兰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获悉,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今年我市将集中精力、集中力量继续为民办 10 件实事,项目涵盖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便民服务工程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
为民办的 10 件实事:
1. 实施扩大教育资源项目。新建、改扩建学校 10 所,新增学位 1.3 万个。
2. 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工程。面向企业职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毕业年度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特殊人群等开展技能提升、创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共 7 万人次。
3. 实施提升城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项目。在市二院建设新冠病毒城市检测基地;在市疾控中心建设公共检测实验室,配备移动方舱实验室。
4. 实施小游园新建改建项目。新建改建小游园 20 个。
5. 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救助供养对象和老年人惠民保障工程。提高 6.5 万人城乡低保、5000 人特困救助供养对象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为全市 60 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购买一份意外伤害保险给予补贴。
6. 实施特殊家庭、残疾儿童、妇女 " 两癌 " 和在保职工惠民保障工程。为 3300 名在册失独家庭成员购买综合保险;为 600 名以上 0 至 17 岁视力、听力、脑瘫、智力、肢体和孤独症少年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手术及适配辅助器具;为 5000 名城镇低保、特困供养妇女和未参加 " 两癌 " 检查农村妇女进行免费检查;为 1000 名在职参保职工进行健康体检。
7. 实施保障性住房项目。开工新建保障性住房 5000 套(户)。
8.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和智慧安防设施改造项目。开工改造老旧小区 300 个;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300 部;建设智慧安防小区 300 个。
9.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放映公益电影 1100 场;开展《金城讲堂》、全民阅读等活动 100 场次;在黄河风情线核心段开展常态化音乐展演;在兰州音乐厅、10 家精品小剧场、100 家艺术培训机构举办文艺演出活动 1000 场。
10. 实施便民公共服务工程。提升改造精致公交候车厅 10 座;在黄河两岸建设全民健身广场 5 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 3000 个,完善智慧停车管理服务系统,完成 72 条道路 5055 个泊位智慧停车改造。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魏奇峰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