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促使在线教育大举上阵。近日,广州市统计局针对线上教育能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等问题,对 1667 名家中有在校学生的常住居民进行了网络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成的孩子表示了对线上教育的喜欢,逾五成居民认为线上教育对教育公平有促进作用。
学校师资是影响居民择校的首要因素
教育均衡是解决居民择校问题的根本路径之一,居民在选择学校时看中的因素则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所在。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市民(80.1%)选择学校时最看中学校师资;其次是学校教学氛围,中选率为 60.5%;再次是学校排名口碑、上学路程远近以及上学费用,中选率分别为 44.3%、32.9% 与 17.0%。
市民最期望优良师资流动与加大对教育落后地区的投入
与市民择校考虑因素相对应,问及 " 为促进教育均衡应加强哪些方面 " 时,市民首选 " 促进优良师资的流动 ",中选率近八成(77.9%),半数以上市民还期待 " 加大对教育落后地区的投入 "(59.6%)、" 激励优质学校开设分校 "(53.6%)、" 促进公办学校的均匀分布(53.3%)"。其后是 " 鼓励发展民办教育 "(30.1%)、" 加强线上线下教育的融合 "(27.3%)、与 " 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25.1%)。从调查结果来看,无论是择校因素的选择,还是对教育均衡的期待," 师资 " 问题始终是市民心头的第一考虑。
逾五成居民认为线上教育对教育公平有促进作用
发展线上教育能打破时空壁垒,实现优质师资共享,是促进教育均衡的有效手段。51.4% 的受访居民认为线上教育对教育公平能起到促进作用,其中 10.7% 认为 " 很有作用 ",40.7% 认为 " 较有作用 "。认为线上教育对教育公平 " 作用不大 " 的占 37.6%。仅有 2.5% 的居民认为线上教育对促进教育公平 " 没有作用 "。
线上教育效果受到基本认可
今年以来,不少家长和孩子因为疫情影响第一次与线上课堂 " 亲密相遇 "。从应对疫情的权宜之计,到网络教学模式的新探索,在线教育逐步从新鲜感走向新模式,迎来发展的加速期。从线上教育学习效果来看,在 1359 名孩子接触过线上教育的家长中,认为线上教育效果很好有 8.5%,认为效果较好的有 51.1%,两者合计 59.6%;认为效果较差的占 34.1%,认为效果极差的占 2.5%;还有 3.8% 的表示不清楚。
超过四成的孩子表示了对线上教育的喜欢
从孩子对线上教育的接受程度来看,回答 " 一般 " 的人数最多,占 43.4%;非常喜欢线上教育的占 10.2%,比较喜欢的占 32.3%,两者合计 42.5%;不太喜欢和很不喜欢的分别占 10.5% 和 1.6%,合计 12.1%;另有 1.9% 表示不清楚。
学生注意力容易不集中为线上教育先天问题
在线教育与学校课堂教育有很大不同,在问及线上教育存在的问题时,有孩子接触过线上教育的 1359 名受访家长中,仅 14 名(1.0%)家长对线上教育存在的问题表示 " 不清楚 ",其他家长对线上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勾选,关注的焦点集中于 " 学生注意力容易不集中 "、" 长时间观看屏幕,眼睛疲劳 "、以及 " 教师学生无法互动 " 等线上教育先天不足之处,这三项中选率分别为 74.3%、63.6%、与 57.2%。此外,中选率较高的还有教学内容参差不齐(36.6%)、网络速度影响学习效果 ( 29.7% ) 、在线教育平台功能不完善(24.5%)、学习进度过快(20.1%)等。
采写:新快报记者王彤 实习生苏昉 通讯员穗统宣 王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