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奋进的旋律回荡在耳边。走过极不平凡的 2020 年,我们踏着坚定的步履,迈向 2021 年。在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 2020 年,兰州市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绩、创造了极不寻常的辉煌。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增长率先实现由负转正,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十三五 " 规划圆满收官 …… 尤其是,在这一年,历经 15 载不懈努力,兰州市终于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并获得省委省政府通报嘉奖。回顾兰州市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历程,每一代兰州创建人充分认清肩负的历史任务,以 "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 的精神境界,矢志不渝、持续不懈地夯实了创建成功的坚实基础。
2021 年,也是实施 " 十四五 " 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后疫情时代,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兰州市还将持续巩固创建成果,筑牢精神文明建设基石,用文明的力量滋养和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正在召开的全市 " 两会 " 上,代表委员们群策群力、担当实干,再次迈开追求城市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融合的铿锵步伐。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文明创建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立足新阶段,兰州创建人充满期待、斗志昂扬,自信满满、迈向新征程。
金城处处是风景 百姓心中有幸福
" 过去一年,我们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矢志不渝、拼搏进取,历经 15 年不懈奋斗,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受到省委省政府通报嘉奖!…… 这一系列荣誉,彰显了兰州精神、兰州力量、兰州担当,让兰州这座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大幅提升,广大市民的自豪感、获得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 正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伟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那样,近年来,兰州市上下勤练 " 内功 "、补齐 " 短板 "、提升 " 颜值 ",以创文促建设,以创文促管理,以创文促文明,区域内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容市貌有了实质性的改善。
(冬暖环卫工志愿服务活动)
轨道交通一号线、雁白黄河大桥、南北环路等一批交通路网项目建成通车,极大改善人们出行状况;打通和政路等疏解路 6 条,新建停车泊位 6300 个,新增公交车、出租车 402 辆,极大改善了人们出行状况;新水源地项目建成通水,市民喝上了 " 放心水 ";改造城区积水点 16 处,有效消除城市内涝风险;万达广场、兰州中心等一批地标性建筑重构了城市天际线,博物馆、全民健身中心等文化体育设施全面建成 …… 内外兼修,久久为功,美丽兰州迎面而来。
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项目开工建设," 读者印象 " 精品街区等项目加快推进,奥体中心主体结构封顶,黄河楼、兰州老街、水墨丹霞景区建成运营,黄河风情线核心段 20 公里健身步道全线贯通,黄河之滨音乐展演等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三年提升改造了南关民族风味一条街、花田巷、电影制片厂小巷等 60 条小街巷,长效管理 927 条小街巷 …… 如今的兰州,既打造出了百里黄河风情线的亮丽名片,也塑造了众多步步有景、处处如画的小街小巷。
与此同时,城市文明创建也成了广大市民 " 幸福感、获得感 " 的试金石,对兰州的市民来说,身边的美好变化才是增强幸福感的 " 源泉 "。小区环境变美了,出行越来越便捷了,文明出行不仅是一句口号 …… 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变化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城市面貌的改变和城市品质的提升。土生土长的兰州人马瑛,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参加工作,一直没离开过兰州。对于黄河兰州段的变化,她感触颇深," 如今堤坝坚固,绿树成荫,更美更安全 "。周末时,马瑛会沿着黄河风情线,或陪父母散步,或同好友骑行," 感觉像在花园里一般惬意 "。
(七里河 " 比心 " 兰州活动)
百姓的需求在哪里,创建的目标就定在哪里。2020 年,兰州深入开展 " 十大精致项目 " 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市容市貌及公共设施突出问题整治行动,投资 24.63 亿元改造老旧小区 416 个,老旧住宅加装电梯 304 部,完成 151 条道路线缆入地,拆除违法建设 28.04 万平方米、违规户外广告 8.96 万平方米,市民居住环境明显提升。" 政府给我们小院里的楼都加装了保温材料,一到冬天就感觉房子里明显更暖和了,今年我们楼上又加装了电梯,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真的要感谢政府。" 家住西固区福利路街道山丹街社区的朱晓君说。
2021 年,兰州市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脚步不会停歇。中川机场三期扩建、中兰铁路、中通道南延线等重大项目将继续推进,轨道交通 2 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城市内 8 条道路将贯通疏解;城市更新行动开启,老旧小区改造、市政管网和排水防涝设施改造提升将进一步加速;大型泵站更新工程将得到推进,水源地项目供水保障体系将进一步完善;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百合婚博园等项目将加快脚步。
同时,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强违法建设、违规户外广告、架空线缆等常态治理,加大铁路沿线、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力度。提升城市环卫作业管理标准,推进垃圾分类提标扩面,不断改善城市环境面貌 …… 兰州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路途上将永葆 " 哪壶不开提哪壶 " 的勇气,敢于聚焦城市最薄弱之处,让 " 里子 " 和 " 面子 " 同样光鲜。
化 " 期许 " 为动力 巩固文明 " 成果 "
" 作为市人大代表,近年来,我积极参与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去,见证了兰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艰辛历程;同时,作为一名长期往来于兰州与深圳的兰州人,当我和兰州同乡在深圳得知兰州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称号时,激动万分,倍感骄傲。在此,我受深圳甘肃商会及甘肃同乡会的委托,再次感谢在坐的每一位为兰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付出心血的代表和干部们,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 人大代表陈文元在参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代表分组审议时在现场发自肺腑地这样说道。
(志愿者街头引导文明交通)
其实,陈文元的动情 " 表白 " 只是参加此次全市 " 两会 " 的代表委员们诸多 " 心声 " 中的一种声音,大家对于兰州市未来创建工作充满期许的声音充满了整个会议进程。政协委员侯一兵在参加完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式后难掩内心的激动,她说," 听了上午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深受鼓舞。报告总结了兰州市去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方面的所作所为,让人感觉很振奋。" 她表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今后将继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围绕全市的中心工作和 " 十四五 " 规划和 2035 年的远景目标纲要,继续建好言、议好政、履好责,踏踏实实把委员的工作做好。
和侯一兵一样,大家也将这份期许化为对未来工作的动力和推动 " 精致兰州 " 发展的诤诤良言。人大代表武和谦表示,下一步,城关区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棚户区和老旧楼院改造力度,打造老旧楼院改造示范亮点,为城市更新工作带好头、发好力、做好表率。同时,将以 " 十大精致项目 " 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快 " 精致兰州 " 建设,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 我们要加快推进‘读者印象’精品街区、白塔山综合提升改造、五泉广场改造等项目,继续深入开展 " 十大精致项目 " 创建活动,加快实施南砖瓦窑、红泥沟等棚改项目,加大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力度,加快市政管网和排水防涝设施改造提升,持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 人大代表乔建新建议说。
(齐心抗疫 志愿同行活动)
政协委员翟丽霞则希望要通过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巩固文明创建成果。" 目前,我市对生活垃圾管理初步做到了人人参与、全民行动,在各个小区、单位、街道、社区都设置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 她说,但是这些还不足以完全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如何使每个家庭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是我们当下要关注的,还需要从提升社区、街道、小区物业管理等方方面面下功夫。她建议,相关部门应制定一套全面的合理便捷的垃圾分类管理实施细则,统一分类运输车辆,切实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实现废旧垃圾再利用。
" 兰州市地处黄河上游,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政协委员巫卫东说,近两年 " 黄河之滨也很美 " 叫得越发响亮,兰州跻身 " 中国最美夜游景观旅游城市 " 和 " 中国最具文旅投资价值城市 " 行列,荣获 "2020 中国最佳表现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2021 年,我们将继续实施黄河兰州段核心段面山等区域绿化美化,完成林草生态修复 5 万亩,新增改造城市绿地 80 公顷。这对于兰州建设更加美丽宜人的黄河之滨意义重大。" 他说,希望未来我们在守护好一河净水、美丽家园的同时,从自身出发去挖掘传承黄河文化、利用好 " 黄河之滨也很美 " 这块金字招牌,把兰州的美、黄河兰州段的文化底蕴传递给广大人民。
让文明之 " 果 " 滋养城市之 " 魂 "
回首兰州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路,源自努力让每一位兰州市民更有获得感的初心。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初期,走在兰州街头,兰州人常为找不到垃圾桶而犯难,地上的垃圾随处可见;街头的公厕不多,卫生情况常常受到诟病。如今,各主次干道至少每 50 米就会有一个环保垃圾桶,垃圾分类也开始深入人心;兰州市每年新建和改建的公厕数量以不少于 50 座的数量递增。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初期,行人常常乱穿马路,走在斑马线上都要小心提防着随时可能开过来的汽车;骑行者经常面临无路可走的窘境。如今,行人、骑行者要过马路,机动车驾驶员会主动把车停下来,让他们先行;兰州市大小主干道两侧都被划定了非机动车道。
(志愿服务活动)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初期,老、旧高龄楼院基础设施落后、生活、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环境脏乱差,如今,粉刷一新的楼道、新加装的楼体外墙保温层、被快速及时清运的垃圾、改造化粪池的下水管路,昔日脏乱差的背街小巷也变成居民口中 " 巷往的时光 "。
在兰州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现自身蜕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兰州人主动加入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中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种下一粒又一粒文明的种子。
诚实守信的老板娘范世梅、睦邻友好倡导环保的高生君、" 四姓 " 之家一家亲的甘明霞 …… 这些年,兰州市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 " 道德模范 "" 时代楷模 "" 学雷锋标兵 "" 最美志愿者 "" 兰州好人 " 等可亲可敬的人。如道德模范李成环、魏玉川、赵逵夫、尹建敏等,还有公益组织如蓝天救援队、奔马雷锋车队,穿梭在街头巷尾的 " 红马甲 " 和志愿者 …… 他们擦亮了城市名片,托起了城市的道德高地。
截至目前,兰州市累计评选 " 兰州好人 "1157 人," 中国好人 "86 人,全国道德模范 1 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15 人、省级道德模范 26 人、市级道德模范 59 人。兰州市在 " 中国好人榜 " 上位居全省前列,出现了西部省份中国好人甘肃多,甘肃好人兰州多的喜人现象," 好人之城 " 已经成为兰州新的印象标识。" 兰州好人 " 的感人事迹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渗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亦推动形成了这座城关于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兰州市中小学中华经典诵读展演活动)
如今,文明之光照耀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而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则是城市建设、发展、治理的价值所在。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进程中,兰州市始终坚持 " 内外兼修 ",既要 " 面子 " 更要 " 里子 "。而在新一轮工作中,结合 " 精致兰州 " 建设,兰州市将努力以 " 绣花 " 功夫完善自我,小到在公园健身器材旁设置方便群众挂衣服的衣帽架,大到网格化保障 " 兰州蓝 ",城市的建设变得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精细化,兰州发展的归宿也将是让更多人诗意地栖居。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列明了 2021 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如:新建改建小游园 20 个。开工新建保障性住房 5000 套(户)。开工改造老旧小区 300 个;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300 部;建设智慧安防小区 300 个。提升改造精致公交候车厅 10 座;在黄河两岸建设全民健身广场 5 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 3000 个,完善智慧停车管理服务系统,完成 72 条道路 5055 个泊位智慧停车改造 …… 新的一年,兰州市的民生福祉还将不断增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 而这才是兰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终极意义。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 超 文 / 图
编辑丨王璇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