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汕头来说,如何 " 迎头赶上 ",如何 " 感恩奋进、起而行之 ",落脚点都要靠发展甚至是 " 加速跑 " 的发展。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以改革破题提升制度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迫切需要发展动能的当下尤显重要。破除积弊、解决问题,只能靠改革;我们的城市,最要坚持、最需突破的,也正是改革。
辞旧迎新,总是交集着憧憬和希望。新年伊始,省委书记李希就带队深入汕头调研,走乡村、进社区、看企业、探园区,和汕头干部群众一起,真学、真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谋划好 " 十四五 " 开局之年的工作。
去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汕头视察,明确指出汕头要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李希书记在调研讲话中,要求汕头要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起而行之,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
对汕头来说,如何 " 迎头赶上 ",如何 " 感恩奋进、起而行之 "?落脚点都要靠发展甚至是 " 加速跑 " 的发展。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理解这样的逻辑不难,但要将其融于日常工作,就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坚定、奋发有为的状态。
没有发展,一切就无从谈起,这是实践反复验证的历史经验,更是我们应当坚持的战略定力。发展路上,我们面临的任务繁重、使命艰巨。越是关键时刻越看担当作为,越是重要关口越见精神品质," 学深悟透 " 不能只在嘴上说说,更要落实于具体行动。比如说,能否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打好营商环境翻身仗,就是眼前的现实考验。
一个地区的营商环境优劣与其发展程度息息相关,已经毋庸赘言。制约汕头发展 " 硬 " 实力的瓶颈之一,恰恰是饱受诟病、积弊难返的营商 " 软 " 环境不优。对此,李希书记明确要求我们,要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市委下决心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 " 一号改革工程 ",擦亮特区金字招牌。
俗话说,经络通百病消。优化营商环境,说白了就是要接地气、通天线,疏通 " 中梗阻 ",拆掉 " 隔心墙 ",让好政策落地生根,最大限度释放制度红利。也因此,优化营商环境必然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涉及流程再造、调整既有格局、触碰个体利益,自然会遭遇重重阻力。此时此刻,无疑需要更多勇气、耐心和襟怀,也考验着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站位、大局观念、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
去年底以来,市委市政府启动 " 政企直通车 " 制度,设平台、设专班,定期举行专题会议,党政主官与企业家面对面沟通、零距离交流,听心声、解难题、提信心,赢来一片称赞。但是,设立 " 政企直通车 " 专班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主动俯下身子听诉求,当好企业的 " 店小二 ",上门精准推送政策,兑现政策红利,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企业能开心、安心赚钱。
实际上,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往往需要通过持续的基层建设来丰富和完善治理体系,在治理实践中不断优化制度设计,才能最大限度激发效能、提升效率。对正面临着多项重大战略任务的汕头来说,以改革破题提升制度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迫切需要发展动能的当下尤显重要。破除积弊、解决问题,只能靠改革;我们的城市,最要坚持、最需突破的,也正是改革。
感恩奋进、起而行之,推动汕头 " 加速跑 ",需要我们始终站高望远,心怀大局,把 " 发展 " 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点,也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致力精准施策,用 " 改革 " 的成果提升治理能力与水平。这个过程,必然检验出我们 " 迎头赶上 " 的成色与担当。
( 作者 : 明白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