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伟娟)江心洲长江大桥通车后,南京增添了一条过江通道,有效分流了过江车流。那么未来,南京过江如何更便利呢?南 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涛建议,加快推进江北新区轨道交通建设,尤其是地铁 4 号线二期、13 号线、18 号线和 11 号线。
△杨涛
杨涛称,江北新区自 2015 年 6 月获批国家级新区以来,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短短 5 年时间,江北新区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优质产业集 聚、高端医疗教育配套、居住办公房地产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等各方面突飞猛进,成为引领南京持续健康发展的增长极,初步显现了南京 拥江发展新格局。
2021 年伊始," 十四五 " 开启新征程。江北新区将迎来经济社会发展高速规模化、集聚化、配套化的 5 年。江北新区紧盯 " 高质量建设产城融合 的现代化新主城 " 的目标," 十四五 " 将重点推进 " 中部崛起,北进南拓 " 的发展格局。其中,中部以中央商务区为主体,打造总部经济核心 承载区;北部以 " 两园一谷 " 为支撑,建设辐射苏皖的合作示范区;南部以研创园为主体,打造创新、开放的经济引擎。未来三五年,无论是 跨江交通需求还是江北新区核心区交通需求,都将快速集聚与增长,跨江交通与江北新区核心区将面临极大的压力。
鉴于跨江通道资源的有限性、江北新区带型城市交通廊道资源的有限性,江北新区核心区开发的高强度、高密度,杨涛建议加快推进跨江轨道 交通建设,包括地铁 4 号线二期、13 号线、18 号线。目前,地铁 3 号线、南京长江大桥、八卦洲长江大桥、定淮门长江隧道、应天大街长江隧道 等过江通道以及江北大道快速路等,均处于饱和或接近饱和状态。开通不到一个月的江心洲长江大桥日交通量已超过 4.5 万辆。一味建设跨江道 路通道难以有效缓解跨江交通的拥堵。他认为,突出跨江轨道交通建设,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跨江交通难,并支撑核心区高强度高密度开发。
此外,杨涛建议加快地铁 11 号线建设。目前,江北新区已经开通的 3 号线、10 号线、S3 宁和线,以及即将建设的 4 号线二期均为南北向的过江线 路,相互之间难以沟通。11 号线建成后,可将这 4 条过江线路串联起来,并联系北部的 S8 号线,由此江北的轨网形成 " 四纵两横、南北串联 " 的 格局。11 号线建成后,桥北、六合方向客流可通过该线换乘 10 号线或 4 号线过江,缓解 3 号线过江客流压力。同时,11 号线对于轨道网络整体效 能的提升、沿线板块功能的完善、江北各组团一体化联动具有重要作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