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幸福标杆 " 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题中应有之义。深圳关爱行动的开展,正是推动深圳不断前进、努力接近 " 民生幸福标杆 "。为此,第十八届深圳关爱行动的 " 暖民心 " 阳光行动,将不断提升城市发展的民生温度,绘就社会民生幸福底色,让市民群众感受阳光、实现理想。
精准着力关爱各个群体
记者了解到,关爱行动坚持 " 以人民为中心 " 的发展理念,集中力量解决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适应不同的群体需求,今年关爱行动整合了各区各单位的多项活动,精准着力关心关爱各个群体。
针对青少年儿童,关爱行动推出 " 爱伴童行 " 系列关爱活动,多层次开展品德情操、心理素质、文化修养等综合素养提升服务,助力青少年儿童幸福成长,包括深圳报业集团 " 博物少年 " 系列活动、福田区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盐田区中英街文化体验营、宝安区青少年万人体育技能公益培训、坪山区来深建设者子女研学体验营、大鹏新区流动海洋少年宫等。
针对青年推出 " 活力青春 " 系列关爱活动,提供职业发展、人际沟通、婚姻家庭、亲子关系等指导服务,提升青年的归宿感,促进社会和谐,成就幸福家庭,包括 " 书记为媒,牵手南山 " 大型交友联谊活动、南山区巾帼直播训练营、宝安区宝工学堂、光明区 " 乐享艺术生活 " 公益文化艺术培训等。
▲关爱环卫工人集体婚礼。
针对老年人推出 " 银龄关怀 " 系列关爱活动,从心理慰藉、文体社交、医疗保健、社区融入、法律援助等方面,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包括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银发阅读 " 项目、罗湖区独居老人关怀项目、南山区中老年电脑培训、宝安区随迁长者社区融入项目、光明区法律援助宣传月暨 " 敬老月 " 活动等。
拓宽关爱渠道 优化长效机制
在关爱行动的助推下,深圳不断完善推动 " 弱有众扶 " 的关爱长效机制,让困难群众共享深圳改革发展成果。
在深圳,《深圳市道德模范礼遇和帮扶制度(试行)》《社会福利机构成年孤儿安置办法》《关于加快推进长者助餐服务的工作方案》《深圳市总工会关于全面决战决胜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攻坚工作方案》《坪山区保民生精准救助暂行办法》《" 寻找需要帮助的人 " 来深建设者关爱基金》等长效救助机制和一批公共政策出台,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此外,深圳还将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政策体系》,力争为退役军人、残疾人士、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成年孤儿、见义勇为等特殊群体解决实际住房困难。
记者获悉,多个关爱项目正在持续优化开展。包括关爱城市美容师系列活动、" 大爱罗湖 " 慈善项目、宝安区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宝安区文化 " 百千万 " 工程、龙岗区 " 妇联妈妈 " 计划、龙华区残障者家庭援助计划等,切实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让城市成为市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
▲文化演出进工地
关爱路径也在新形势的推动下不断拓展。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成果不断运用于公益领域,助力深圳关爱行动纵深发展。深圳 " 募师支教 " 行动创新推出名师公益课堂,打造基于互联网教学的乡村 " 空中课堂 ",打破地域和时间限制,发挥优质师资的最大辐射作用;开展 " 红动鹏城 " 关爱行动,探索 " 演出 + 公益 "" 节日 + 公益 "" 出行 + 公益 "" 购物 + 公益 "" 阅读 + 公益 " 等系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益新场景,为市民随时随地参与公益提供便捷渠道,大力推动公益融入市民生活;开展独居老人关怀项目,探索 " 互联网 + 社区 + 居家 " 养老服务模式,研发智慧养老服务系统,为辖区居家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日间照料、健康监护、热点资讯等 " 一站式 " 服务,让长者享受到科技和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把社区打造成 " 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
深圳晚报记者 袁晔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