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1-14
水乡题材作品广州展出,引岭南山水现状破局探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叶其嘉何婉薇捐赠作品。

" 静听乡音——叶其嘉、何婉薇中国画作品展 "2021 年 1 月 14 日在陈树人纪念馆开幕。本次画展展出了叶其嘉、何婉薇近年来创作的所得所思的数十幅作品 , 通过对展览作品的欣赏 , 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他们扎实的美术功底以及水乡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朴素 , 还能深深地体会到他们对生活和家乡的热爱,更重要的是,何婉薇同时展出的数幅昆虫作品,得到了来宾一致肯定,成为了现场讨论的焦点。

刘思东主持展览开幕式。

当日,出席活动的领导及嘉宾包括广州美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广州画院名誉院长张绍城,暨南大学教授方楚乔,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孙洪敏,广州市文联一级调研员刘圣清,艺时代联席总裁陈维,广州画院原副院长孙戈,肇庆市中国画学会会长莫肇生,广州市美协副主席刘思东,广州市美协副主席张思燕,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秘书长潘小明,广州山水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卢德平,广东画院美术馆副馆长卜绍基,广铁书画院长王少伦,梅社书画院院长张森霖,广州画院画家罗玉鑫,海珠区书协主席秦建中,海珠文联副主席黄浩深,广州市美协山水画艺委会主任卓莎,广东省青年美协副主席姚涯屏,广州市青年美协主席赖智豪,广州美术学院教师杨峻、佛山画院画家邱大尉,韶关翁源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刘释之,广州画院特聘画家卢诗韵,广东环威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彭建华,顺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冯杏玲,艺博会经理熊绍斌,陈树人纪念馆馆长陈美霞,陈树人纪念馆执行馆长周作俊以及顺德田园国画院的创作团队,中国人民大学叶其嘉工作室的教学团队等。

梁江主持研讨会。

通过 " 静听乡音——叶其嘉、何婉薇中国画作品展 " 展出的作品 , 观众可以感受到两位作者在绘画表现手法上 , 慢慢地向传统回归的走向。画面上的传统首先从表现手法开始。可以从作品的墨色运用到树木、房屋等的表现上 , 多了许多富于传统理念的表达方式 , 甚至传统技法的直接运用 , 从而感受到画家在表达手法上逐渐回归传统的态度。佛山书协主席王志敏在前言提到 ," 正是这取向 , 从境界上使画面宁静的感受获得更有效的渲染。无疑这正体现出乡土田园画题材表现手法上的不断深化。"

回顾历史 , 水乡画从无到有 , 从初创时单一的勾线填色不成熟到慢慢借鉴各种表现方法使水乡画表现逐渐丰富多样 , 从早期比较简单的如实描写到慢慢地追求诗意表达以及具象与抽象的结合。一直以来,水乡画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作者视野的不断开阔密切关联的。

叶其嘉作品。

叶其嘉作品的视野 , 总在大的叙事框架中进行 , 或是水乡生态在季节中呈现 , 如《鸟啼千树春》或者具体某个节庆事件的前奏 , 如《放舟图》, 其洒脱、凌厉的用笔 , 往往就融化在一件件水乡民风民俗的事件上。

历代文人画 , 对用色都是 " 吝啬 " 的 , 始终把唐代王维 " 水墨为上 " 的观点奉为瑰宝。面对万紫千红、缤纷多彩的岭南自然界 , 近现代画家早便对用色开始了革新。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 , 叶其嘉进行了长期而谨慎的探索 ," 随类赋彩 " 成为他水乡画的主要探索。正如画家林墉评价道 ," 叶其嘉作品不脱清秀明丽 , 这毕竟是广东才华的峥嵘之处 , 而在清秀明丽中 , 叶其嘉偏向于幽静。"

几乎与叶其嘉形成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 何婉薇不但精于工写 , 在视野的角度也画如其名 " 婉约而细腻 "。

何婉薇作品。

何婉薇截取了自然界一个个不为人所干扰的局部 , 通过小鸟的动态 , 宛若能听到吱吱的鸣声 , 如《春消息》《春来了》, 画家十分巧妙而高明地把家乡温馨而美好的一面定格在画面中。如同美术评论家张甘霖写道 ," 在艺术手法上开始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 借用各种表现手段 , 由过去纯粹‘审美’的形式创造转为关注社会、介入当下生活、响应当代文化。"

难得的是 , 多年来 , 尽管叶其嘉、何婉薇都关注水乡题材 , 但他们都往自己的表达形式的方向去追寻着 , 并各自有独特的艺术面貌 , 不得不承认 , 当艺术探索被艺术家笃定地坚守着 , 心无旁骛时 , 便是自己最好的发展途径 , 也祝愿两位画家能给大众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

现场,以 " 岭南山水现状与突破 " 为题的研讨会也同期举办,梁江任学术主持。他认为,艺术家首先是一位思想家。" 怎么画的问题(技法层面)" 对于目前的岭南画家,已经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艺术家想画什么,准备表达什么。" 我认为目前的岭南山水进入了一个困局,如何在岭南画派已有的历史成就的前提下再出发,或者‘再岭南’‘更岭南’?这是每位山水画家都应该思考的。"

谈到探索方向的问题,他则用不同水果品种来形容不同艺术风格的 " 品味 "," 艺术家应该强化自己的个性与长处。"

对此,方楚乔就认为," 我一直在坚持我的个性,通过山山水水来抒发我的内心和情感。什么是创新?百花园里有我独特的一朵在绽放,我就满意了。"

张绍城在谈到中国画继承的问题时,他认为," 岭南画派是岭南美术的一面旗帜,当代画家们传承着岭南画派的基因,这方面不但不能丢掉,更要发扬。因为这个‘基因’,是中西结合(折衷中西,融汇古今),今天看,这种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代画家应该把这一点加以发挥。"

出席嘉宾合照。

  图文 / 新快报记者 梁志钦

相关标签

岭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