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在开福区万达公馆施工工地,发现了一段沉睡千年的南宋古城墙,这段极具文物价值的古城墙的发现,既是长沙建城三千年来主城区位置未曾改变的见证,同时也证明开福区自古以来就处在长沙城的繁华中心地带。
▲开福区华创国际写字楼全景
位于长沙城北的开福区,自古就是商贾云集、流金淌银之地。曾几何时,湘春街、潮宗街、中山路、北正街就是长沙商业繁华的代名词,西长街、毛家桥等市场的车水马龙是抹不掉的长沙记忆。 开福区作为长沙内五区之一,是 " 楚汉名城 " 和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长沙融于长江开放经济带和对接 " 一带一路 " 战略的重要门户;也是长沙推进 " 大城北 " 战略的核心区域。日前,2020 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报告发布,开福区强势上榜,位列高质量发展全国百强区(地级城市)第 28 位! 在豪迈的开福人看来," 过亿元不算富,过百亿才起步 "。历届开福区委、区政府保持定力、接续奋斗,精耕细作 " 三金 " 片区,税收收入早在 2015 年就在湖南省城区率先过百亿,先后入选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
如今,城北规划逐渐落地,利好不断兑现,开福区站在时代的风口,腾飞在即。
▲九曲浏阳河
楼宇经济 对标国际
楼宇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也是一个区域活力的源泉。每一代长沙人心中都有一幢标志性建筑。从上世纪 60 年代巍峨的湖南宾馆、70 年代 " 火焰熊熊 " 的火车站钟楼、80 年代 " 展翅高飞 " 的蝴蝶大厦、90 年代首破百米的中山大厦,到 2004 年,电信枢纽大厦在城东荷花园拔地而起,以 218 米高度摘得 " 三湘第一楼 " 美誉。 为深度挖掘楼宇潜力,打造一批楼宇经济 " 样板区 "。2013 年,开福区率先抢抓沿江地段,开福万达广场楼群临江而立,建筑面积 103 万平方米,成为当时湖南省最大的城市综合体。2017 年 9 月,芙蓉中路华创国际广场开门迎客,300 米高度打破了湖南省保持 13 年的 "2 字头 " 记录。 历经 7 年多的发展,开福区楼宇强势崛起,一如雨后春笋 " 拔节生长 "。数据显示,截止至 2020 年 12 月,开福区建筑面积在 5000 平方米以上的商务楼宇有 155 栋,总面积 632 万平方米,比 6 年前翻了近一番。楼宇经济已成为开福区培植税源、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从低到高,从分散到集中。新湖南大厦、华尔街中心、北辰时代广场、华创国际广场、泊富国际广场、长沙绿地中心 …… 数十座高质量商务楼宇如雨后春笋般在开福区拔节生长,从 " 一枝独秀 " 到 " 春色满园 ",呈现多元化、质量化发展特征。
▲新湖南大厦
记者从开福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的数据发现,开福区税收过千万元楼宇 42 栋,过五千万元楼宇 20 栋,过亿元楼宇 11 栋,楼宇经济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超 50%。2020 年获评中国楼宇经济十大潜力城区,成功入选 2019 年中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 从平面到立面,从千万到破亿,开福区的楼宇经济正迅速发展,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开福区委、区政府将发展楼宇经济作为兴区之本,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开福区委书记曹再兴明确表示,开福区楼宇经济来势好,各企业和金融机构贡献大,全区要坚定信心,坚持升级发展理念,相互支持,抱团发展好开福区的楼宇经济。 2020 年 6 月,长沙开福区泊富国际广场、新湖南大厦等三大类 4 幢专业特色楼宇,以及富兴世界金融中心、长沙绿地中心、华尔街中心等六大类 8 幢产业引导星级楼宇历经层层 " 选拔 ",最终惊艳亮相,成为开福区仪范群伦的 " 楼宇十二钗 "。
▲长沙三馆一厅
据悉,这是开福区首次在湖南启动参照国际标准的专业特色楼宇评选活动,旨在引导商务楼宇项目实现差异化定位,推动楼宇项目和服务往品牌化、精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这 12 幢专业、特色星级楼宇,也已成为开福区楼宇群像 " 代表 " 和城区发展的新 " 名片 "。 与此同时,同年 11 月落幕的 "2020 中国楼宇经济全球合作大会暨中国楼宇经济博览会 " 上,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在众多参评城区中脱颖而出,荣获 "2020 中国楼宇经济领军发展城区 " 奖,成为中国楼宇经济发展表率。
此外,开福区还启动了 " 楼宇政企服务站 ",服务站由开福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心联合街道、楼宇项目和第三方服务平台共同打造的为楼宇入驻企业服务的 " 全生命周期 " 体系,将为入驻辖区的楼宇企业提供政策宣传与咨询;服务管理、信息收集反馈的 " 全生命周期 " 服务体系,探索辖区内商务楼宇企业之间的资源匹配和交流合作,鼓励楼宇入驻企业抱团发展,推动楼宇产业链的丰富延伸,促进区域经济稳健发展。 向下生根,向上才能开花。蓬勃向上的开福楼宇经济,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的推动和 " 撑腰 " 下,已从单一的盖高楼向如今的产业集群化、楼栋特色化晋级发展。未来,它还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让人不禁充满期待。
产业助阵 问鼎 " 北强 "
谋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早在 2020 年 1 月 3 日,开福区在区委全会暨经济工作大会上,就审议通过了大力推动 "433" 产业攻坚实施方案,围绕视频文创、现代物流、金融商贸、智能制造 4 大支柱产业,着力推动 36 个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以重大产业项目的发展作为落实 " 六稳 "" 六保 ",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载体和支撑。 打铁须趁热。一年后,2021 年 1 月 7 日,开福区召开区委五届二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吹响了 " 践行三高四新、奋力迈向北强 " 的号角,再次强化 " 产业立区、教育强区、人才兴区、品质城区 " 理念,聚焦四大主导产业,滚动实施一批优质项目、高端项目、引领项目,着力打造 " 一高地三中心 ",即全国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视频文创产业创新高地,先进特色制造业中心,全国一流的现代物流中心,中部地区高端现代服务业中心,加快建设强盛精美幸福厚德的现代化 " 北强 " 新开福。 开福区委副书记、区长谢伟峰认为,全年产业攻坚、招大引强,积蓄强大的动能。
据悉,2020 年开福区视频文创业发展迅猛,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实现营收 430 亿元、增长 16%;现代物流业稳健有力,引进过亿元项目 5 个,实现营收 605 亿元、增长 5%,其中医药物流业营收近 300 亿元,占全市份额上升至 50%;金融商贸业规模扩大,实现金融业增加值 142 亿元、增长 10%;智能制造业实现重大突破,引进消费类电子产业龙头企业、中国商飞等重大产业项目 12 个。 记者走进开福区委区政府大楼,以及开福的园区、企业,随处可见 "433" 产业攻坚项目大会战的路线图、任务表和计划书,通过走访机制、通报机制、问题交办机制、会商机制,全区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奋战氛围。 开福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雄厚,形成了湖南广电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北辰文化创意园、滨江文化园、沙坪湘绣产业园等,文创产业问鼎 " 北强 "。" 北有中关村,南有马栏山 ",近几年来,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异军突起,在开福区形成了视频文创产业的高地。开福区是长沙唯一铁、公、水交通元素齐备的城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
开福区产业发展,马栏山视频文创园、金霞物流园必当主办军。
" 全国头部平台最顶级的 S+ 级以上综艺、大型活动、跨年演唱会,都将在这个 5000 平方米的最靓演播厅里上演!" 乐田智作视频文创产业基地奠基马栏山,该项目负责人说,这里将成为湖南建筑面积最大、设施设备最齐全、专业化程度最高的智慧演播厅。而就在 2020 年 11 月 19 日、23 日,马栏山分别利用 2020 中国新媒体大会专题论坛、2020 广州文交会 · 长沙城市文化推介等节会活动,引进马栏山视频科技研究院、马栏山文化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 10 个。 2020 年 9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 为开福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性机遇。9 月份以来,马栏山文创园新注册企业 160 余家,目前园区注册企业累计达 1567 家(含软件类企业 416 家),其中世界 500 强、中国 200 强、国内行业 20 强、上市公司一类知名企业总数达 18 家,初现小企业 " 铺天盖地 "、大企业 " 顶天立地 " 的发展格局。
▲ 2020 年 9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
金霞外贸的蓬勃兴起是开福区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开放高地的缩影。金霞经开区发挥湖南省唯一集水、陆、空、铁、管 " 五元化 " 于一体的交通枢纽优势,主动融入 " 一带一部 " 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开放型经济,努力打造大开放平台,构建大开放格局,提升大开放水平。目前,中欧班列(长沙)跻身全国四大 " 天班 ",已开通 11 条国际专线,覆盖欧亚大陆 15 个国家、27 个地区,是湖南融入 " 一带一路 " 建设的重要物流通道。 依托得天独厚的开放优势,开福已成为长沙向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关键节点和战略支点,是中国(长沙)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长沙陆港型国家物流综合枢纽建设的核心承载地、湖南自贸区的联动发展区,是湖南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 " 桥头堡 " 和 " 主阵地 "。
此外,长沙 17 个制造业标志性重点项目,开福区就占有 2 席——长沙(金霞)消费电子产业集聚区、夸特纳斯。总投资 10 亿元的城际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湖南创意设计总部大厦、长沙国际铁路港、万科华升智慧物流园一期、润和国际广场等 14 个项目实现竣工。
筑巢引凤 固巢栖 " 福 "
开福从来就是经商创业的福地,商贸繁荣、巨贾云集。具有 " 中部华尔街 " 之美誉的芙蓉中路更是流金淌银。
▲霞映开福区
据悉,开福区按照 " 一宇一策 " 的要求,对新湖南大厦、华创、万达广场、泊富、富兴等金融商贸区楼宇以及世纪金源购物中心等商业综合体周边,因地制宜实施交通优化措施。 " 路通生意畅,周边交通优化后,商业综合体客流明显增多。" 华创国际广场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开福区优化交通组织,实施打通马栏山交通瓶颈、优化芙蓉中路长沙金融商贸区交通等 28 条举措,正是该区优化营商环境给力手段之一。 " 无论外地客商还是本地湘商,来了开福就是‘福商’,这句口碑看来一点不假。" 长沙集食行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领到了开福区首张 " 一业一照 " 行业许可证。" 多照合一 "" 立等可取 " 的优质服务,让企业大赞落户开福 " 有福 "。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区域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开福区历来高度重视。" 楼宇综合服务站,让我们挺过了疫情下的难关!"
去年 2 月,在疫情肆虐之时,长沙禾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入驻新湖南大厦,困难重重。企业负责人袁骏竑感叹,当时公司刚注册,疫情让所有业务停摆,而房租、人工的支出却无法断停,这对一家初创型小微企业无疑是重大打击。危急时刻,开福区楼宇企业综合服务站送来开福助企 "16 条 ",对新入驻企业房租有补贴!服务站帮其及时申报并迅速兑现 2 个月房租减免 2.4 万元,资金虽不多,却力挺公司渡过难关,目前公司运营步入正轨。 "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开福区委书记曹再兴说,开福区坚持从减流程、降成本、压时限、优服务、增收益五个方面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办事创业的便利度、满意度和获得感。"24 小时政务服务厅 " 的开通是开福区优化服务流程、拓展服务渠道和创新服务方式的重大成果,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总结经验,深化 " 放管服 " 改革,让城北居民、企业可享受到更加智能、高效、便捷的服务。
▲企业和群众在开福 " 办事不求人,办事不出圈,最多跑一次 " 成为常态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2020 年先后推出惠企政策 "16 条 "、助企纾困 " 九件实事 " 等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各项政策优惠力度持续增强,帮扶覆盖面不断扩大,市场主体大幅增长,发展活力得到充分释放,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约 30%,申请材料减少约 23%,办理流程减少约 32%,审批整体提速约 70%,企业和群众在开福 " 办事不求人,办事不出圈,最多跑一次 " 成为常态。
2020 年 7 月,长沙市优化办通报表彰了一批 2020 上半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和优秀案例,在《关于对 2020 上半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典型和优秀案例予以表彰的通报》中," 疫情期间中欧班列不停歇,成为对外贸易‘生命线’ "、" 开福区创建楼宇政企服务站,升级‘楼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 受到表彰! 此外,开福区政府 2020 年 6 月还出台了《长沙市开福区经济发展奖励暂行办法》,其中包含招商入驻奖、楼宇建设奖、发展贡献奖、主体培育奖、创新提质奖五大奖项,囊括对新入驻的全国性、区域性总部金融机构购置办公用房,分年度按梯度给予最高不超过 3,000 万元的补贴;对自持面积 1 万平方米、自持时间 5 年以上且企业入驻率达 70% 以上的商务楼宇开发主体,给予不超过 200 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入驻中小微企业、物流功能性总部等前 3 年内按区级贡献给予最高 80% 奖励 …… 诸多惠企政策为开福区商务楼宇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 " 新动能 "。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