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日报讯 (记者周敏)全面建立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是做好退役军人工作的基础,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全力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对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机构及编制设立、人员选配、场地经费保障等均予以倾斜,确保服务体系建设顺利推进,按期完成健全四级服务保障体系任务,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网络。日前,汕头作为全国唯一地级市代表在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会议上作了发言,我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经验受到国家肯定并给予推广。
我市现已建立服务中心(站)1163 个,其中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1 个,县(市、区)服务中心 7 个,镇(街)退役军人服务站 68 个,村(社区)级服务站 1087 个,已全部挂牌成立,完成率 100%。每个镇街服务站配置在编专职人员不少于 2 人,每个村(社区)服务站由 " 两委 " 担任站长。市、区(县)、镇(街道)三级服务中心(站)均落实独立办公场地,办公场地面积近 2.6 万平方米;落实保障经费,每年工作经费 460 万元。各级服务中心(站)设立专门窗口,建设 " 会客厅 " 式服务场所,完善接待、接访双功能,实现找得到人、办得了事、解得了难。
去年以来,我市重点抓服务体系提质增效,紧扣 " 担当有为、服务有效 " 理念,结合 " 基层基础基本建设年 " 活动,以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星级示范创建工作为抓手,以点带面,以建促干,全面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软硬件建设。学习借鉴新时代 " 枫桥经验 ",建立常态化联系制度,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深入基层,到退役军人中去,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全面摸查了解掌握辖区退役军人情况,按照 " 一人一册 " 要求建立台账信息,并梳理分类,为有针对性开展服务工作奠定基础。对退役军人领域存在的矛盾问题,坚持矛盾问题就地解决,化解在基层。全市退役军人服务机构敞开大门接待来访对象 13474 人次,对来访服务对象逐一跟进,了解需求和诉求,宣传解读政策,维护合法权益,回访 4345 人次。坚持把 " 提技能、送岗位、搭平台、供资金 " 作为扶持就业创业的有效措施,将退役军人群体这一人力资源引导转化为投入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让他们文有所施、武有所用。先后组织 141 人 " 上大学 " 充电,开展培训 153 场次,覆盖 2601 人次;建立就业创业孵化基地 5 家,举办招聘会 25 场,提供岗位逾 1.5 万个,1058 人达成就业意向。同时,坚持优先优待、精神褒扬、荣誉激励相统一,为近 10 万个家庭挂上光荣牌,开展 " 六必访 " 走访慰问活动逾万次,覆盖超 8 万人次。为 42 名困难退役军人申请应急救助资金逾 110 万元。大力宣扬 " 战斗英雄 " 麦贤得、"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 余金华等一批优秀退役军人,讲好身边先进典型的故事,在社会上大力营造尊崇军人的良好氛围。
据悉,我市今年将把加快推进服务体系建设作为 2021 年度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探索推行乡镇(街道)武装部长与服务中心(站)合力抓好退役军人工作联动机制。还将推动建立镇(街道)退役军人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按要求由武装部长担任镇(街道)党工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为基层服务站发挥服务作用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同时,按照 " 下跨一级、全员覆盖 " 的要求,积极开展全市镇、村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能力集中培训,在配齐配强基层服务保障人才队伍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工作人员服务能力,把业务知识熟练运用到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实践中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