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尤力庭 文 / 摄)近日,有网友向现代快报反映,在无锡市上马墩街道塔影一支路旁," 上马墩 " 展示牌中的 " 马 " 篆体被写成了 " 嗎 ",巨大的错别字展示在公众面前。1 月 21 日,记者来到现场进行了实地探访。
△错字展示牌
上马墩街道隶属于无锡市梁溪区,位于无锡城区的东部。据介绍," 上马墩 " 这个名称的由来是明朝无锡县城官员前往东亭华太师府参相时,众官员在此等候一起上马去东亭,故称上马墩。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展示牌上 " 上马墩 " 三个字均为篆体,其中 " 马 " 的篆体被写成了 " 吗 " 的篆体形式,该展示牌位于塔影二村和春晖新村之间的塔影一支路路旁,来往的人流量不小。
居住在周边的华阿姨告诉记者:" 不认识这个字体,只知道是上马墩,根本不知道错字存在。" 华阿姨表示,这条路是两个小区之间的主干道,每天都会有很多人看到这块展示牌,也经常有人与展示牌合影,但没人提起过错别字。
在该展示牌附近经营烟酒店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曾听人提过错别字存在,但是认识篆体的人不多,以为 " 上马墩 " 的篆体字就是这样的,没人深究过其中的正确性。
江南大学教授、江南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庄若江向记者介绍:" ‘吗’字和‘马’字是完全不一样的,加了口字旁之后就绝对不是‘马匹’的‘马’,‘上马墩’中‘马’的原意应该是‘马匹’的‘马’才对。"
" ‘吗’字的篆体字也是随着白话文出现,后人加上去的,在以前 " 吗 " 是没有篆体形式的,古人也几乎不会使用‘吗’这个字。" 庄若江告诉记者,无论是古代或是现代," 吗 " 和 " 马 " 都是不能通用的,所以这是一个错别字。下一步,记者将把该情况反馈至相关部门做进一步处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