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 2021-01-22
直击石家庄抗疫“特区”,这里超4000人不眠不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 月 12 日凌晨,石家庄决定在藁城和正定交界的黄庄建设集中隔离点,这个隔离点也被称为石家庄疫情防控的 " 特区 "。到 1 月 20 日,仅用 7 天时间,黄庄公寓集中隔离点一期工程就全面收尾,已经有 606 套房屋完成首批交付。与此同时,黄庄公寓二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建设者们已经开启了 " 倍速 " 模式。

7 天,黄庄隔离点一期完工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正在建设中的黄庄隔离点位于正定与藁城的交接处,占地 510 亩,总建筑面积 6.9 万平方米,计划建设 4160 间隔离房。走进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吊臂林立,数百台工程机械正紧张施工。

项目经理刘成洪之前奔忙在中铁十四局滹沱河生态修复项目上,1 月 13 日上午接到紧急调度通知后,他和团队迅速转场来到了黄庄的建设现场。他的任务是负责指挥调度施工现场的各种机械。

1 月 13 日的施工现场还是一片灰土扬尘的荒郊野地,刘成洪他们得从土坡平整、地面硬化等基础工作开始干起。他们负责的两个隔离分区,占地 7 万平方米,其中 2 万平方米需要浇筑混凝土来硬化地面,确保板房能够稳定安装。

按照正常的工程进度,仅仅完成板房吊装前的准备工作就需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但眼下清场、平整、硬化 48 小时内就完成了。板房开始吊装后,现场施工作业的机械设备就更多了,各个工种全面交叉作业。

到 1 月 17 日,刘成洪他们承建的第五、第六两个隔离分区的隔离板房主体已经大致完成。这样的建设速度,离不开刘成洪的 " 机械军团 "。

从集中隔离点建设开始,工人们轮班上阵,机械设备 24 小时不停歇。而刘成洪从 1 月 13 日进场后就几乎没离开过现场,因为他要时刻关注近 200 台大型机械设备的工作情况。

进度最紧张的时候,刘成洪连续 48 个小时里只睡了不到三个小时,而他所谓的睡觉其实也就是闭上眼睛稍微歇一会儿。现场机械声轰鸣,大家沟通基本靠喊,再加上没时间喝水吃饭,和很多建设者一样,刘成洪的嗓子都沙哑了。

正在建设的石家庄隔离点,按照 " 三区两通道 "," 一人一间一卫 " 的标准,每间面积 18 平方米,除了要配齐床铺、被褥、桌椅、空调、热水器、WiFi、整体卫浴等用品,还要配建办公、餐厨、仓储用房,配建给排水、电力、通信等设施,接入市政管网;和普通板房不同的是,这里要满足防疫要求,还要配备独立化粪池,具备独立消毒条件。

要快速完成这样一个 " 交钥匙工程 ",除了基础建设,电力、通讯等建设团队也开足了马力。1 月 16 日前需要完成项目一期的用电输送,这也就意味着项目建设人员需要在接到任务之后的 72 小时之内给工地一期送上电,也相当于完成了总任务的三分之一,而这样的工程以往需要十几天才能完成。

囯网石家庄供电公司思凯供用电二分公司副经理 李建军

齐金定是负责此次黄庄隔离公寓配套电源工程的指挥长,从进场工作开始,齐金定一直都在现场盯进度。安排工人加快现场的建设进程、催物料供应,跟其他各部门协调规划设计和电力保障的整体情况,尽可能不浪费每一分钟时间。

像齐金定一样奋战在这个项目上的电力工作人员共有 317 人,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根根水泥电杆快速立了起来,配电变台、电缆、隔离开关等电力设施配建也迅速安装到位,经过 51 个小时的连续奋战,这个团队提前 2 个小时完成了项目一期的电力保障任务,让工地上亮了起来。

施工现场,还有一拨人马在为了电力供电和通信弱电系统的建设忙碌着。聂元凯是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石家庄地铁项目经理,他也是被临时抽调过来的。和齐金定面临的问题一样,从进场到现在,聂元凯一直都在协调物料。而横在聂元凯面前的难题还不仅仅是物料短缺,人员进场和工序调整也需要他不断沟通。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石家庄地铁项目部项目经理 聂元凯

在这样一个整体的隔离点,哪怕是一根电线和一根水管都是提前设计规划好的,如果他这里需要改变某根线路,那就会影响其他专业的施工安排。除了线路的位置需要随时变化,隔离间的数量也在增加,从最开始规划的 3000 间,增加到现在的 4160 间,同时隔离区内用电设备的种类和容量也在不断调整。但尽管困难重重,聂元凯和同事们所做的电力和通信工程已接近尾声。

一口热饭、一杯热水,后勤保障毫不怠慢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整个黄庄隔离点的施工现场,总共有 4000 多名建设者在夜以继日地奋战,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后勤补给就显得尤为重要。

赵虹是中铁十四局滹沱河生态修复项目的员工,1 月 13 日紧急跟着大家一起来到隔离点施工现场,负责第 5、6 隔离分区施工人员的后勤保障。因为每天都有新的工人加入施工,她要保障现场施工的所有人都能吃上一口热乎饭。

刚刚进场那会儿,正是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候,人员进出都是难题,所以能做饭的就只有赵虹和项目食堂上带过来的三个大姐。找不到人帮忙,人手也不够。赵虹买完菜,就和大姐们一起洗菜、做饭,然后把饭送到工地上。四个人需要一下子做出近 200 人的饭菜,赵虹她们非常吃力,一天到晚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

随着进场工人越来越多,赵虹她们四个人实在忙不过来了。为了不耽误工人们吃上饭,赵虹协调了一家餐馆的后厨团队,让他们过来帮忙给工地做饭。做饭的地方距离施工现场有半个小时的车程,室外零下十几摄氏度,为了让大家伙都能吃上一口热乎饭、喝上一口热水,赵虹和一起做饭的几位大姐,没少费心思。

目前,石家庄黄庄隔离公寓的整体基础已经完成,部分隔离房和配套设施已经交付,现场的 4000 多名施工人员和近 500 台机械设备仍在紧张奋战中。

【半小时观察】致敬抗疫一线的建设者

从推平土坡、硬化地面、板房到位开始吊卸,到电源、5G 信号、配套设施同步搭建 …… 石家庄集中隔离场所的建设,让 " 中国速度 "" 基建狂魔 " 再次成为网络热词。而 " 中国速度 " 背后其实是中国制造的强有力支撑," 基建狂魔 " 的背后则是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优势的凸显,目前,又有多家公司的建设者赶到隔离点现场驰援,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建设者,都心怀让 " 建设速度跑赢病毒传播速度 " 的信念,争分夺秒、咬牙坚持不放弃,让我们向这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建设者们致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