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通讯员 家富 记者 庄剑翔)牛年将至," 牛话题 " 成为了焦点。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扬州的 " 牛家族 " 有三种:水牛、黄牛和奶牛。目前水牛和奶牛比较多,黄牛较少。其中,水牛中的 " 山区水牛 " 是扬州这一带的特产牛。1 月 22 日,记者采访了扬州市农业农村局畜牧站负责人张斌,他分别介绍了扬州的三种牛。
扬州的黄牛较少,呈零星分布。在扬州市场上见到的黄牛,多是来自安徽,作为肉牛买卖。
奶牛在扬州属于第二大群体。在扬州,一开始饲养奶牛的是扬州大学。张斌说,此前学校饲养奶牛主要是用于教学科研。2003 年扬州推行学生奶,因此奶牛饲养较快发展,到 2013 年,扬州城区建立了很多鲜奶供应点,奶牛饲养进一步发展。
" 到目前为止,扬州鲜奶日供应 30 万份。" 张斌说,奶牛的饲养量,也达到了 5000 头左右。扬州的奶牛,俗称黑白花牛,学名荷斯坦牛," 这种奶牛产奶量高。"
过去,仪征丘陵山区的水牛比较多,主要是因为丘陵地区荒山多,适宜养牛。水牛一开始是作为耕牛,而当农业机械化时代到来后,水牛很快被替代,因此现在饲养得少了。张斌介绍,在扬州丘陵地区的水牛,则是扬州这一带的特产,它们名字叫 " 山区水牛 "。根据《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记载," 山区水牛 " 主要分布在南京、镇江、扬州一带的丘陵山区。
△ 陶广仁在使用水牛耕田。通讯员供图
仪征马集秦桥村,八十多岁的陶广仁还在养水牛。" 年轻人很少养。" 陶老家目前养了 6 头水牛,此前已经卖掉两头。陶老介绍,30 年前,这里基本两三家就有一头牛。
在需要牛耕地的时候,一头牛可以用 10 来年,而寿命平均在 18 年左右。" 当牛老了耕不动地后,就会卖给牛贩子。" 现在,陶老养水牛就是为了当肉牛卖," 一般养两三年就卖掉了。"
" 水牛很温顺,也很好驯化。" 陶老介绍,一般三四岁的水牛就可以教着耕地了。水牛饲养成本较低,过去也是役用家畜,因此那时的饲养量大。而牛在年老后,还可以作为肉牛食用,因此,自古就有吃牛交易牛的传统。
扬州的大仪镇,就曾是江苏著名的牛市。大仪牛市始于 600 年前(也有人认为始于 300 年前),清光绪年间,大仪牛市壮大,与徐州、丹阳并称江苏三大牛市,鼎盛时期每逢赶集,上市菜牛、耕牛逾万头。
交易的牛多,大仪的牛行也日渐增多,全镇有 100 多家以此为生。每月农历四、九日逢集,远方客商一般在三、八日就来赶集,五、十日才结账离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