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评论员 毛一竹 毛鑫
因在网络上捏造、炒作孩子被老师体罚吐血的虚假消息,广州一家长及其雇佣的网络推手近日被法院判刑。仅花费 760 元,一条虚假信息便得以登上热搜,获得 5.4 亿次阅读量,网络 " 养号控评 " 的 " 威力 " 可见一斑。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但若被 " 养号控评 " 操控绑架,掩盖了事件真相,干扰了社会公众的正确判断,势必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衍生出网络舆情群体性事件。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各种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各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的重要渠道。刷高网文阅读量、点赞数、发布虚假评论等,这些 " 养号控评 " 的行为看似小打小闹,实则 " 小生意坏大事 ",暗藏诸多社会风险。像广州家长伪造 " 血衣 "、捏造孩子被老师体罚吐血一事,登上某平台热搜后引爆舆论,导致涉事学校和老师遭受网络暴力。再如,多年前,深圳发生的 "8 毛钱治好 10 万元病 ",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批评深圳儿童医院 " 大处方 "、" 过度医疗 ",甚至谩骂 " 医生都是白衣狼 ",但最后事实证明深圳儿童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都是正确的。如果舆论被 " 养号控评 " 所误导,就会对事实真相失去正确的判断,对社会道德风尚产生质疑和批判。
流量为王,早已成为互联网空间的生存法则。从外出吃饭、购物、住酒店、看电影到买房置业、线上教育,都要参考网评流量。然而," 养号控评 " 的网络灰黑产如同打开了一个缺口,让虚假流量得以泛滥横行。只要花点小钱、" 小施手段 ",便可实现一切皆可 " 刷 " 的目的。长此以往,互联网上真实、有质量的声音会被淹没,导致低俗胜过高雅," 劣币驱逐良币 "。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将遭到破坏,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势必受到影响。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所有现实世界的规则,同样适用于网络。对于规模已达千亿元级别的虚假流量灰黑产,必须予以严厉打击,从立法、行政、司法及社会治理等层面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为流量划界立规,遏制野蛮生长。作为互联网行业从业者,更要心中有戒,看重流量,但莫被流量反噬。
( 新华社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