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24 日,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这份报告不仅回顾了 " 十三五 " 时期发展成就,公布了 2020 年的 " 成绩单 ",还绘出了 2021 年的发展 " 任务书 " 以及 " 十四五 " 时期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马兴瑞在报告中指出 ,2020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11 万亿,总量连续第 32 年位居全国第一。今年 , 广东定下的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 以上。以下是十大关键词,带您了解 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
关键词一:" 十三五 "
GDP 从 7.5 万亿增至超 11 万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先回顾了广东 " 十三五 " 时期和 2020 年取得的 " 成绩单 "。报告指出," 十三五 " 期间,广东经济综合实力迈上大台阶,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全省地区生产总值 2015 年为 7.5 万亿元,2020 年超过 11 万亿元,年均增长 6%,总量连续 32 年位居全国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 9367 亿元增加到 12922 亿元、年均增长 6.6%,是全国唯一突破万亿元的省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9.4 万元、年均增长 4.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1 万元、年均增长 8%。
关键词二:"GDP"
今年 GDP 增长 6% 以上
报告指出,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是 " 十四五 " 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 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5% 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8% 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6% 以上,进出口实现正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5% 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3% 左右;城镇新增就业 110 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 5.5% 左右。
关键词三:广深 "CP"
携手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在 2021 年工作安排上,报告安排了 " 十大重点工作 ",其中 " 广深‘双城’联动,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 摆在首位。广、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两个核心引擎,如何深化 " 双城联动 "、全面激发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利好叠加的 " 双区驱动效应 ",是广东当下的重要议题。
报告提出,要推动广深深度合作,完善广深战略合作机制,全方位推动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基础设施、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对接协作,协同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合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联手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综合交通枢纽,共同增强核心引擎功能。
关键词四:扩内需
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
" 释放内需潜力 " 的表述首次出现在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 "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大力推动内外联动,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 "。如何落实?报告提出了一系列举措:支持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布局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推动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内免税店 .;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壮大信息消费;深入开展 " 粤贸全球 " 计划 ……
关键词五:区域协调发展
增强五大都市圈集聚功能
报告指出," 更大力度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 "。为此,报告表示,要推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等珠三角核心区优化发展。支持汕头、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广东将建立广州与湛江、深圳与汕头深度协作机制,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重要发展极。
报告还强调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等五大现代化都市圈要增强集聚功能。着力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加大土地供应力度,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大力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关键词六:" 链长制 "
探索实施 " 链长制 "
记者留意到,今年广东首次将 " 链长制 " 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探索实施 " 链长制 ",培育一批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打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集成服务等产业链条,构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生态。
据悉,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构建,发端于浙江、辽宁等地的产业链 " 链长制 " 正成为越来越多省市应对外部冲击、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所谓 " 链长制 ",就是择定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通过地方政府主要官员甚至省市政府一把手担任 " 链长 ",以 " 补链 "" 强链 " 为目标的一系列制度设计。
关键词七:乡村振兴
实现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建立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对于农民增收致富意义重大。对比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报告在部署乡村振兴工作上有了新的表述:从 "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到 "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提出实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工程,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试点等工作。
同时,报告表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脱贫攻坚政策、机制、资金整体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一轮省内帮扶、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推进 " 万企帮万村 " 行动。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关键词八:医疗卫生
推进高水平疾控中心建设
新冠疫情的到来让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备受关注。报告指出,实施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健全监测预警、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推进省公共卫生医学中心、高水平疾控中心建设,谋划建设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新支持 20 家高水平医院建设,增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市级医疗服务能力,启动县级医院提升行动。
关键词九:深化改革
基本实现高频事项 " 跨省通办 "
报告指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好激发市场发展活力。推进 " 粤平安 "" 粤政图 " 等平台建设,推动更多事项 " 一网通办 ",基本实现教育、社保、医疗和企业登记、经营许可等高频事项 " 跨省通办 "。加快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对侵权行为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
在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报告首次提出 " 推进数据共享、协同治税,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在积极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重大风险,"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
关键词十:科技创新
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
报告指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优化实验室体系,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提升 10 家省实验室建设水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争取在信息光子、新材料等领域启动新一轮部省联合重点专项。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建设,新筹建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王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