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了解到,1 月 15-17 日,2021 年度全球黑脸琵鹭同步调查期间,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 258 只黑脸琵鹭,为参与同步调查以来发现黑脸琵鹭最多的一次,创历史新高。
黑脸琵鹭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世界濒危物种,因长嘴像中国琵琶而得名,是仅次于朱鹮的第二种最濒危的水禽,被称为 " 湿地熊猫 "。黑脸琵鹭对生境和食物的要求比较苛刻,一般栖息于内陆湖泊、芦苇沼泽以及沿海岛屿和海滨沼泽地带等湿地环境,喜欢群居,性情比较安静。
本次调查期间,海丰鸟类保护区组织工作人员分别前往海丰鸟类保护区东关联安围分区和大湖分区进行同步跟踪调查,共发现 258 只黑脸琵鹭。发现的黑脸琵鹭种群中,有三只脚戴环志的黑脸琵鹭。在记录到黑脸琵鹭的同时,海丰鸟类保护区还记录到数量众多的鹭鸟、鸥类、鸻鹬类和野鸭类,说明海丰鸟类保护区是迁徙水鸟的重要栖息地,进一步印证了海丰鸟类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所取得的成果,彰显了海丰鸟类保护区的生态优势。
广东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具有复杂多样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东亚一澳大利西亚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越冬地和停歇地,是我国东南沿海少有的鸟类自然保护区。由于湿地保护完好、资源丰富,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鸟类前来越冬、栖息,包括黑脸琵鹭、黑嘴鸥、紫水鸡等,是广东省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到 2020 年底,共记录到鸟类 17 目 52 科 248 种,其中国家Ⅰ、Ⅱ级保护鸟类 39 种。
近年来,广东切实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管护,组织开展 " 护飞行动 " 等系列宣传活动,珍稀濒危野生种类显著增加。根据全国鸟类同步调查和监测,省内的黑脸琵鹭、中华秋沙鸭、鸳鸯、青头潜鸭、小青脚鹬、勺嘴鹬等珍稀濒危鸟类数量大幅增加。2020 年 9 月,7 只黑脸琵鹭现身深圳湾;2020 年 12 月 5 日,南沙湿地曾发现 52 只黑脸琵鹭;同年 12 月 14 日,珠海市记录到黑脸琵鹭多达 106 只;今年,惠州首次记录到 2 只黑脸琵鹭。
采写:新快报记者黎秋玲 通讯员林荫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