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晚记者从深圳市司法局获悉," 七五 " 普法期间,罗湖区东晓街道把对内组织公职人员学法用法,对外向居民宣传普法作为日常工作来抓,认真执行 " 谁执法谁普法 " 责任制,夯实普法宣传责任,落实 " 七五 " 普法的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在罗湖区 2020 年国家机关 " 谁执法谁普法 " 履职报告评议活动中综合得分 95.53 分,排名第二。
打通决策 " 法律瓶颈 ",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增强
在 " 七五 " 普法期间,东晓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法律风险意识明显提高,在执行街道涉法事项前,均必须经过法律顾问合法性审查。街道行政服务大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面向辖区民众的窗口部门,通过组织学习逐渐加强队伍法律意识,并在街道法律顾问的帮助下不断完善了工作程序。
对于布吉海鲜市场征拆项目、太白路至地铁站便民通道建设项目等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东晓街道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并开展风险性评估,依法防控法律风险点,保证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有序开展和实施。2016 年至 2020 年,东晓街道共有 1326 件涉法事项经街道法律顾问合法性审查,对 17 件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进行了风险性评估。
落实 " 普法责任清单制 ",行政执法能力进一步提高
围绕街道中心工作,东晓街道各部门、社区工作站执行普法责任清单,细化分工,对照标准制定落实的具体办法措施,使街道行政执法绩效考核的扣分情况逐年递减;坚持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法律咨询、公务员培训考核、行政执法公示等系列制度,为街道行政执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使街道执法部门逐步规范了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提升了案卷文书的建档质量。
五年来,东晓街道行政执法部门办理 1936 宗案件,居民投诉为 " 零 ",并且未发生行政诉讼。
坚持 " 普法 + 以案说法 ",辖区学法守法氛围进一步提升
在 " 七五 " 普法期间,东晓街道充分利用辖区 310 名普法志愿者资源,共向辖区居民普及法律知识 1700 场,引导他们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同时鼓励辖区居民遇到问题或发生矛盾纠纷,主动寻求物业管理调解小组、社区居委会调委会帮助,或依法向信访部门理性表达诉求。
此外,东晓街道还探索 " 访调对接 " 新模式解决居民的矛盾纠纷和信访诉求,把适宜人民调解的 810 件信访案件移交至社区、物管人民调解组织处理,努力做到 " 个人问题不出社区,群体性问题不出街道 "。比如近段时间的蛋壳公寓事件中,街道辖区有 200 多间公寓的业主或租客因发生租赁纠纷,通过悬挂在住宅小区的 134 块人民调解指引牌,主动联系所在社区、管理处的人民调解组织,经过人民调解员的现场调解与普法,已有 253 件纠纷调解成功,化解率 97%,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稳定。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通讯员 司新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