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 华青春
走上讲台已经 20 年了,期间我体会到了教师琐碎而平凡的生活;担任班主任也 17 年了,期间我感受到了工作的压力和责任。这些年中,有困惑、有泪水、也有感动与甜蜜,曾经出现过这样的状况:从教之初豪情满怀,希望桃李满天下,到后来的教育梦想像被针轻轻扎过的气球一样再也无力膨胀,慢慢地理想没了,剩下的只是慢慢消失的激情和谋生的本能。我的牢骚多了,人也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一度出现了教师职业倦怠。
自从有一天接触到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其中的 " 新 " 字,深深吸引了我。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 新教育 ",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我非常认同朱永新说的: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新教育 " 其实是 " 行动的教育 ",也是 " 心灵的教育 ",还是 " 信念的教育 ",更是 " 幸福的教育 "!
那么,今天,身为教师的你幸福吗?请随我一起看看我是如何找寻幸福的:
在书香文化中感受幸福
我们学校配有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每个教室还有 " 图书一角 ",书籍种类繁多。我知道阅读是吸纳,是积累、根基和底气。善借它山之石可攻顽玉,汲取古今书香食粮充实自己。张万祥先生云 " 每个班主任心中要装有 100 个故事,100 句格言,遇景育人,逢情开导。没有广泛的阅读,脑袋空空,语言艰涩,工作起来必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回想一下自己,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身为理科班出身的班主任,肚子里没有多少文学词汇,教育学生就是很直白告诉孩子们不能乱丢垃圾、要节约粮食、要和同学互帮互助等等这些总结性的句子。不像语文班主任那样教育孩子时,先讲一个相关的故事再引导启发,妙语连珠,有时就像在作诗一样,效果是事半功倍。所以我利用晨读,午读,自习课,大课间和同学们一起阅读,广泛涉及其他领域的书籍,做标记做摘抄,不断充实自己,还经常活学活用,不管历史文化、四字成语还是谚语顺口溜,或是现下流行的网络词汇,我都能信手拈来,看着他们惊讶羡慕佩服的眼神,我心里也沾沾自喜,更加享受阅读的快乐,做一个幸福的读者。
在暮省反思中感受幸福
每个夜晚,我都会躺在床上,回顾今天的一切," 一个案例是一个点,在点上反思;积点成线,在线上反思;连线成面,在面上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积累智慧,在反思中升华自己,这应是我们永恒的理想。苏格拉底说:" 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 我思我悟,积累自己的行走足迹。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中是否只充当了传道、授业、解惑者?今天的言行上是否体现出与学生的平等、合作与分享?如果今天的我出现了错误,第二天我必会更正并纠正,我也会向同学们道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放下身段的我反而让大家更喜欢。我经常用 " 已成的我 " 和 " 现在的我 " 进行对话,进行情感搏击,当我发现孩子们越来越喜欢现在的我时,我就明白了,经验 + 反思 = 成长,我会努力摆脱 " 已成的我 ",不断获得新生。我相信某一天当我再回首时,我走过的路上也许已悄悄布满了令我欣慰的星星点点,那一个个令我感动的教育瞬间将定格在我的生命中,成为我人生履历中最幸福的一道风景。
在学习交流中感受幸福
古人云:"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我经常和办公室老师,和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和相关专家及领导交流一些案例和教学心得,听取他们的指导性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自己;经常性学习教育专家的著作,好多时候理论性的指导和具体的案例会让我豁然开朗,受益匪浅。不懂的问题,请大师帮我指点迷津,让我倍受鼓舞,与大师对话,与智慧共融,轻敲键盘,自己的思想即刻输出,下载保存,别人的才智立马收藏,然后再消化吸收为己有,在以后的教学育人中轻松幸福地施展。
在师生相处中感受幸福
每带一届学生,我都会把 " 班级就是一个家庭 " 的理念灌输给他们,带着他们把班级建设成一个温暖的家庭。大家都知道 " 人 " 的工作是最难做的,更何况要做这些正进入青春期的 " 小人儿 " 的思想工作呢?
有时候,班级事情一件接一件,而恰巧我也有很多的工作积压在一起,心情不太好,我就会像狂风骤雨一样的,言语犀利,看他们都不顺眼,觉得他们都是后进生,气的自己心乱跳,孩子们一脸无辜或委屈或不满,所以矛盾就在一刹那被激化了。其实孩子们所犯的错误不过是忘带作业怕你生气撒了谎;不过是他推了别人别人又推了他;不过是上课有小动作了等等,并不是一个上纲上线的大问题,等来的却是我的雷霆大怒。朱永新说,长久的社会暗示,自然形成一种评价定势。你想激励一个学生,就不断地对他说 " 你行你行你真行 ",这样,再差的学生也会逐渐变得越来越行;你想毁灭一个学生,就不断地说他 " 不行不行你真笨 ",这样,再优秀的学生也会变得越来越笨。可见,只有自信,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开发,才华得到充分展示,所以,我觉得除了要调节自己的状态外,更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启动学生的心理自信系统,让学生在自信中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撞击成功。
" 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于是,我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强调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特色教育,我大胆放权,鼓励每一个孩子施展才能,贡献奇思妙想,根据不同的特长性格安排相关事宜,班里的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专人负责。有时,故意把问题暴露眼前,引导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哪怕做的不满意,也鼓励他们去做,建立他们的自信心。" 放心 " 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心灵得到舒展,思想得到解放,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他们快乐了,我就幸福了。
在家校共育中感受幸福
班主任工作不能单打独斗,许多看似简单的工作,也需要各方面之间的通力合作。教育是一项群体工作,我们只有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才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学习,班主任的工作才能一路顺风,才能绽放美丽的色彩。家校共育,对于班主任而言,能使家长感受老师的辛苦,对学校工作得以理解和支持;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有针对性加以指导和教育。对家长而言,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有的放矢地进行家庭教育;让老师感受家长的期待,产生情感的共鸣。对学生而言,摆脱命令式的交流,获得理解与尊重,人际关系走向和谐,健康全面地成长。
幸福就是如此的简单!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会让我们构建 " 幸福教育 ",期待我们能幸福地教,学生能幸福地学,家长能幸福地工作!
责任编辑 | 张亚君
值班主任 | 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