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1-28
心肌病不等于“严重心肌病” 保险拒绝理赔?广州法院这样判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当今,形形色色的保险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当意外发生时,保险合同是否真的会像保险公司推销时所描述的那样 " 保险 "?近期,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保险合同不 " 保险 " 的拒赔案。

保险公司:心肌病不等于严重心肌病

2015 年 8 月,劳阿姨投保了某保险公司的 "TK 全能保 ( 2015 ) 保障计划 ",保险金额为 10 万元。2019 年 3 月,劳阿姨突发晕厥入院治疗,被诊断为心肌病、频发室性早搏、心室颤动。住院期间,劳阿姨进行了 "ICE 超声导管引导下射频消融术 " 并植入了心脏起搏器,更一度被下达病危通知书,她为此共花费了医疗费 27 万余元。出院后的劳阿姨遂向某保险公司申请理赔,然而,该保险公司却以 " 不符合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严重心肌病标准 " 为由拒绝理赔。为此,劳阿姨将保险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其承担保险责任,支付保险赔偿 10 万元。

保险公司在庭审时辩称,因劳阿姨提供的医院病历材料无法证实其所患 " 心肌病 " 符合保险合同中的 " 严重心肌病 " 情形,且保险合同条款中已就 " 严重心肌病 " 给予了具体定义,就保险条款及病历的描述,两者的疾病特性明显并不相符。因此,劳阿姨所患疾病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保险公司拒绝承担保险责任于法有据。

经审理,天河法院认为 " 严重心肌病 " 争议条款无效,保险公司依据该条款拒赔理据不足,原告劳阿姨所患心肌病理当属于案涉重大疾病保险承保范围。法院依法判决保险公司根据合同约定,向劳阿姨支付保险赔偿金 10 万元。涉案保险公司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维持一审判决。

" 严重心肌病 " 条款过于苛刻,不合理

经办法官瞿栋指出,根据现有医学标准,心肌病分为原发心肌病和继发心肌病,其中原发心肌病又分为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和未定型心肌病四种类型。本案中," 严重心肌病 " 是保险公司自行选择承保、自行定义的重大疾病。案涉保险合同将 " 严重心肌病 " 定义为 " 左室腔扩大至少达到正常值上限的 120% 且左室内射血分数持续性低于 40%",其实属于只有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以及继发的冠心病导致的缺血性心肌病或者心脏瓣膜病等部分心肌病中才会出现的后遗症。

该条款令案涉保险合同的赔偿标准变得极为严格,将赔付可能性降到了最低点。保险公司凭借劳阿姨 " 心功能测量 EF ( ﹪ ) 60 且房室腔大小正常 " 的医院检查记录,判定其不符合 " 严重心肌病 " 的承保责任标准,明显超出一般人预料。但事实上,劳阿姨为此支付了 27 万余元的巨额治疗费,其病情明显已达严重程度。可见,案涉保险合同约定的 " 严重心肌病 " 争议条款缩限过于苛刻,存在不合理。

" 格式条款 " 符合法定无效情形,无效

我国法律法规对 " 格式条款 " 的无效情形作了具体规定,其中就包括了 " 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 " 的情形。瞿栋介绍称,案涉保险合同中关于 " 严重心肌病 " 争议条款为保险公司事先拟好的格式条款,保险公司将承保范围进行了苛刻缩限,减轻了其自身应承担的责任。该条款排除了劳阿姨依据保险合同所应享有的权利,危及其签订合同目的的实现,使得劳阿姨支出巨额医疗费用后却不能如期获得保险合同的保障。案涉的 " 严重心肌病 " 的争议条款不仅符合 " 格式条款 " 法定无效情形,还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因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该条款应认定无效。

采写:新快报见习记者 黄嘉丰 通讯员 田茂琛 钟晓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