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华生活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2020 年 4 月证监会正式立案调查。
根据证监会初步查实,宜华生活 2016 至 2019 年定期报告存在严重虚假记载。一是通过虚构销售业务、虚增销售额等方式虚增利润 20 余亿元;二是通过伪造银行单据等方式虚增银行存款 80 余亿元;三是未按规定披露与关联方资金往来 300 余亿元。目前,本案已进入行政处罚审理程序。
宜华生活如何成为 " 账面富人 "?
数据显示,2015 年以来,宜华生活的现金流主要依靠融资维持,且负债以短期借款为主,货币资金虽然看似充裕,扣除偿还流动负债所需后,能自由支配的资金,可能并不多。
一个未被注意的细节是,2019 年 12 月以来,宜华生活五次被澄海区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涉及金额最多的只有 267 万元,最少的只有 14 万元。
2015 年以来,宜华生活的营业收入、净利润虽然也在增长,却跟不上债务增长的步伐,最近三年来的毛利更是持续下降。随着负债快速增加,财务费用已经成了吞噬利润增长的黑洞,赚钱能力已经跟不上财务成本的支付需求。
这家公司的大股东宜华集团,似乎正在扮演着一个越来越危险的角色:早在 2019 年 7 月,宜华集团就因与其他企业产生资金纠纷,导致持有的宜华生活股份被冻结,宜华集团控股的另一家公司,还以股权转让名义,对宜华健康形成了资金占用。
最近五年来,宜华生活账面一直有数十亿元现金。公开数据显示,2015 年至 2019 年 9 月底,公司账面的货币资金余额分别达到 34.3 亿元、35.5 亿元、42.3 亿元、33.9 亿元、26.6 亿元。
拥有充裕的自有资金,却未进行任何现金管理,这种情况引起了监管注意。2019 年 4 月,交易所发出问询函,要求宜华生活就货币资金、日常经营、资产等 19 个问题进行说明。当年 5 月 16 日,宜华生活回复称,近三年内货币资金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权益、支付等受限情况。
这种情况与宜华生活的资金结构,存在一定关系。除了自有资金,其有息负债长期借款长期维持低位,主要以来短期借款。根据年报披露,2015 年至 2019 年 9 月底,长期借款余额约 1.22 亿元、7750 万元、3.3 亿元、1.8 亿元、1.8 亿元。
同期,宜华生活的短期借款余额为 23.02 亿元、32.1 亿元、28.1 亿元、28.8 亿元、34.4 亿元;应付债券 17.9 亿元、22.9 亿元、26.9 亿元、22 亿元、22 亿元。此外,从 2017 年开始,宜华生活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也开始显著增加,到 2019 年 9 月底,对应金额分别为 3.5 亿元、11.5 亿元、6.2 亿元。
这也意味着,扣除备付偿还流动负债所需资金后,宜华生活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其实并不算宽裕。
但更大的疑问还不在这里。
年报数据显示,在上述同期,宜华生活的经营净现金流分别为 10.5 亿元、12.8 亿元、13.1 亿元、2.26 亿元、1.48 亿元;投资净现金净流则为 -13 亿元、-21.9 亿元、-4.9 亿元、-8 亿元、1.37 亿元。除了 2018 年、2019 年前三个季度,投资现金流全部为净流出。经过抵扣后,2015 年至 2017 年的经营、投资净现金流之和均为负数。
在投资消耗大量现金流之后,宜华生活的资金,主要依靠融资维持。
2015 年至 2019 年 9 月底,公司借款取得现金 40.3 亿元、60.6 亿元、65.2 亿元、56.7 亿元、25.2 亿元;偿还借款 43.2 亿元、59.3 亿元、63.3 亿元、60.8 亿元、30.8 亿元;发行债券取得现金约 20.9 亿元、14 亿元、10 亿元、6 亿元,实际上陷入不断借新还旧之中。
虽然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但这并未改善宜华生活的整体现金流。在上述报告期,该共公司筹资共取得净现金 14.2 亿元、12.2 亿元、-13.3 亿元、-5.1 亿元、-9.4 亿元,除了 2015 年、2016 年整体现金流盈余,其他两年多时间全部亏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