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29 日,广州市统计局新闻发布会(2021 年总第 8 场)举行。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 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 25019.11 亿元,同比增长 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 288.08 亿元,同比增长 9.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6590.39 亿元,同比增长 3.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18140.64 亿元,同比增长 2.3%。
从 2020 年经济运行轨迹看,一季度 -6.8%、上半年 -2.7%、前三季度增长 1.0%、全年增长 2.7%....... 广州市统计局副局长冯俊表示,2020 年四个季度广州经济的累计增速从负增长到不断提速上扬,呈现出 " 经济增长韧性强,结构优化动力足,质量效益超预期 " 的特点。
记者了解到," 十三五 " 期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从 18560 亿元提高到 25019 亿元,5 年跨越 7 个千亿元台阶,年均增长 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2 万美元,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
1. 农业生产增速创 26 年来新高
2020 年,广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497.61 亿元,同比增长 10.2%,增速创 26 年来新高。其中,蔬菜产量同比增长 4.8%,蔬菜自给率超过 100%;园林水果产量同比增长 23.3%,荔枝大丰收,产量突破 10 万吨,同比增长 1.5 倍。畜牧业降幅明显收窄,其中生猪产能实现正增长,全年出栏量同比增长 2.5%,扭转了连续两年两位数负增长的局面。
2. 全年汽车产量居全国城市首位
2020 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5%,由前三季度的负增长转为稳健增长,比一季度提高 22.1 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表现出色,全年有 7 个月的当月增速达到两位数;全年汽车产量突破 295 万辆,居全国城市首位。医疗防护物资持续较快增长,口罩产量增长 9.1 倍,营养保健食品产量增长 40.6%。部分高新技术产品增势良好,服务器、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 2.0 倍、89.8% 和 17.3%。
3. 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长
2020 年 1-11 月(错月数据),广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2.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 12.8 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全年恢复至正增长区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2%。
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支撑作用明显,同比增长 12.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成为亮点,同比增长 9.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降幅继续收窄,虽然同比下降 11.1%,但降幅比一季度收窄 8.4 个百分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受损最深但恢复加快,同比下降 33.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 12.7 个百分点。
4. 消费市场持续回暖,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 13.0%
2020 年,广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218.66 亿元,同比虽下降 3.5%,但降幅比一季度收窄 11.5 个百分点;" 十三五 " 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达 5.7%。数据显示,消费在回暖中升级。限额以上通信器材类、家电音像器材类等电子产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13.1% 和 11.6%,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13.0% 和 8.1%。
5. 燃气生产投资同比增长 96.9%
2020 年,广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0.0%,继上半年累计增速转正后持续提速。" 十三五 " 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达 9.7%。2020 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 4.7%,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水上运输业等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 96.9%、58.6% 和 49.0%;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 6.2%。
6. 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 1.8 倍
2020 年,广州外贸进出口总值 9530.1 亿元,同比下降 4.8%。其中,出口总值 5427.7 亿元,同比增长 3.2%;进口总值 4102.4 亿元,同比下降 13.6%。全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超过八成,同比增长 16.2%,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 1.8 倍。
7. 金融存贷款快速增长
12 月末,广州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 12.2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0%。其中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6.78 万亿元、贷款余额 5.44 万亿元,分别增长 14.7% 和 15.5%。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 21.5%,延续稳定向好态势;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 22.2%。
2020 年,广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721.59 亿元,同比增长 1.4%,增速从三季度开始由负转正。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占比为 75.4%,比一季度提高 2.1 个百分点。广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953.04 亿元,同比增长 3.1%," 十三五 " 时期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速达 11.0%。
8. 快递业务量全国第二
2020 年,广州货运量同比虽然下降 4.8%,但降幅比一季度收窄 14.6 个百分点。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下半年均保持正增长,全年同比增长 1.5%,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连续 5 个月保持正增长,全年同比增长 1.2%。客运量同比下降 34.4%,但降幅比一季度收窄 14.8 个百分点。其中航空、铁路客运量降幅较大,同比分别下降 38.2% 和 40.2%,但总体上降幅均有所收窄。
现代物流增势良好,规上多式联运、供应链管理两大新兴行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增长 36.3% 和 29.6%。快递业务量超 76 亿件,居全国城市第二位。
9. 人力资源服务业全省第一
2020 年,广州新增城镇就业 29.5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2.53%;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九成。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规模、速度位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
1-11 月,广州规模以上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9.8%,医药、专用设备、互联网软件等重点行业成为吸纳新增就业的主力。
10. CPI 逐季回落,全年猪肉价格上涨 54.2%
2020 年,广州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2.6%,呈逐季回落态势,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回落 1.5 个、0.9 个和 0.5 个百分点。涨幅较大的食品烟酒类同比上涨 9.9%,比一季度回落 5.5 个百分点。
受 2019 年非洲猪瘟疫情导致当年市场供给偏紧的翘尾影响,2020 年全年猪肉价格继续上涨 54.2%,但涨幅比一季度回落 66.7 个百分点;衣着类、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分别下降 2.1% 和 4.6%。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 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同比下降 4.8%,降幅在连续 3 个月企稳后双双收窄。
11.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8304 元,增长 5.0%
2020 年,广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8304 元,增长 5.0%," 十三五 " 时期年均增速达 7.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1266 元,增长 8.3%," 十三五 " 时期年均增长 10.1%。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2020 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民生支出约占七成,其中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农林水、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分别增长 32.6%、22.2%、19.1%、17.5% 和 11.9%,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声音
广州市统计局副局长冯俊:广州经济在疫情冲击中体现出活力和韧性
广州市统计局副局长冯俊分析,2020 年广州经济在疫情冲击中体现出活力和韧性。" 前三季度广州经济增速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转正后,经济恢复势头进一步向好;进入第四季度,各主要经济指标基本恢复常态,无论是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增速和投资、金融、价格等宏观指标,还是就业、失业率和居民收入等微观指标,都显示着奋力向好的广州经济交出亮眼答卷。"
冯俊指出,总体来看,广州全年经济增长是有质量的增长、有温度的增长,呈现结构更优、底色更亮、信心更足的特点。供需结构不断优化,有利于加快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健康发展,成为下阶段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广州经济持续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延续巩固,广州将更加焕发活力," 十四五 " 开局的基础将更加坚实。
采写:新快报记者王彤 通讯员穗统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