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1-29
深晚报道 | 以美育人,“牛”转乾坤,陈湘波生肖艺术公益展开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传承拓荒精神,艺术赋能乡村。1 月 29 日," 牛转乾坤——陈湘波生肖艺术公益展 " 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幕,这场年度视觉盛宴将持续至 2 月 28 日,为期一个月。开幕式上,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 · 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正式签约设立。

" 牛作为理想的载体,象征着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精神。农民爱牛,爱它温和驯良、任劳任怨;诗人赞牛,赞它默默无闻、吃苦耐劳;名家画牛,画它憨态可掬、沉静庄重。牛的美,不在形貌,而是美在品格和心灵。"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中国博物馆学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美协主席、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 · 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发起人陈湘波说,人无精神则不立 , 国无精神则不强。40 年前,深圳正是有一群 " 拓荒牛 ",他们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把一个贫穷的边陲小镇开拓成一座国际现代化大都市。

为迎接辛丑牛年,陈湘波满怀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期盼,精心创作了一系列牛的作品在关山月美术馆曲荫山房展出义卖,所得款项全部捐赠至 " 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 • 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 ",依托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的 " 乡根计划——乡村教育共创行动 ",开展 " 艺术乡村觉醒行动 ",填补乡村学校艺术师资缺口,为乡村艺术教师提供综合性支持,探索艺术公益赋能乡村美育的创新发展之路。

多年来,陈湘波一直致力于弘扬艺术关爱精神,探索艺术和公益的融合。作为深圳艺术界的领军人物,陈湘波先生有着敏锐的艺术直觉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2011 年,他就在广州美术学院设立 " 陈湘波优秀毕业生奖学金 "。新冠疫情爆发之初,陈湘波先生迅速拿起画笔,为武汉和深圳一线抗疫医护人员,创作了大量以 " 抗疫 " 为主题的作品,用艺术搭建起医护人员与市民的情感桥梁,传递对抗疫医护人员的关爱之情。

" 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是关爱基金会个人冠名基金矩阵中最浓墨重彩的一个。陈湘波先生对乡村美育和艺术公益的关注,以美育人的艺术初心,和乡根计划 · 乡村教育共创行动‘教育 + 艺术 + 文化’的三轨制乡村赋能体系极度吻合。" 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占恒表示,作为深圳首家 AAAAA 级基金会和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关爱基金会积极探索公益领域的场景变革,推动公益融入市民的衣食住行生活场景,让公益成为深圳市民真正的生活方式。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的设立,是关爱基金会 " 艺术 + 公益 " 场景的重要探索,必将为场景公益的版图增添亮丽的色彩。

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创会理事长李统书;深圳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蒋溪林;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占恒;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李青松;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童俏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另据了解,为了让个人、家庭以及团体的爱心捐赠常态化、生活化,2012 年,关爱基金会推出个人(家庭、团体)冠名基金创新筹款项目。项目受到爱心市民的广泛欢迎,目前已设立超过 300 个基金,捐款总额超过 1300 万元,并获得第十一届深圳关爱行动 " 十佳创意项目 " 奖。个人(家庭、团体)冠名基金以 " 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 为口号,以一万元人民币为起捐点,捐赠人可拥有冠名权,对公益项目的选择具有自主权;关爱基金会官网开设个人(家庭、团体)基金栏目,以慈善秘书的服务方式,捐款同步录入公示,捐赠人可自助查询基金使用情况,帮助爱心人士轻松参与,明明白白做公益。

陈湘波简介

陈湘波,1963 年生于湖南衡阳,1994 年获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学位,现工作和生活于深圳。现为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兼任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 · 陈湘波艺术公益基金发起人,广州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等。

他的 80 余件作品现藏于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山东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岭南画派纪念馆、苏州美术馆、常熟美术馆等国内外专业机构。

出版 7 部个人专著,编著各种文集和画集 70 余种,美术论文 50 万余字发表在专业刊物和文集、画集,500 余幅次美术作品收录于各类出版物。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相关标签

艺术 生肖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