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生在农村,我更了解农民的艰辛与不易,因此,我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带领村民一起劳动致富。" 作为皋兰开隆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作利如是说。
陈作利是致富能手、第六届兰州市道德模范、兰州好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 多个荣誉头衔加身的他在现实中却务实低调,农民出身的他,皮肤黝黑、身材瘦弱、穿着朴素。自成立开隆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来,带领着 160 多户农民共同发家致富。与此同时,他坚持绿色种植,种植的蔬菜远销全国各地。在重庆 " 双福农贸国际市场 "、安徽蚌埠市场都有固定客户和摊点,年销量达到 8000 吨左右。
回乡创业成立专业合作社
陈作利是皋兰县钱家窑村的一位村民,在成立合作社之前,一直外出务工。" 其实,我之前干过很多工作,像跑运输、卖二手车 …… 但收入都很一般。" 谈起之前的工作,陈作利坦言道。
2011 年,陈作利回到皋兰开始创业。陈作利告诉记者,自己是比较幸运的,之所以能创业成功,依靠的是皋兰县丰富的种植养殖资源和兰州市农村农业大发展的 " 东风 "。2011 年 8 月 9 日,陈作利便创办了皋兰开隆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重点从事无公害蔬菜生产销售,推广蔬菜新品种,探索垂钓休闲、观光采摘农业。
记者了解到,皋兰开隆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 119 户,已流转耕地 496 亩,整理开发耕地 230 亩。目前建成了日光温室 8 座,新型 " 双杆四膜 " 钢架大棚 110 多座,建成管理、办公及休闲、娱乐建筑 4500 平方米,修建 1 万方蓄水塘坝 1 个,正在试验运行垂钓休闲模式。建成年产 100 万个塑料包装框生产线,建成连栋温室 1800 平方米,目标是建成集瓜果蔬菜、苗木、花卉、盆景及农作物的种植与销售、采摘、观摩、欣赏、体验及农家乐旅游观光、生态休闲、餐饮、拓展训练等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
陈作利介绍说,我们合作社计划投资 2000 万元,分三期实施,现已完成一期、二期工程,投资 1000 万元。三期准备流转耕地达到 300 亩,安排现代农业园区,同时开发周边荒山荒坡,发展娱乐及原生态拓展基地。共设计八个功能区:瓜果菜新优特品种展示园、种植技术示范园、市民家庭菜圃体验园、市民采摘享乐园、垂钓园、花苑景观园、原生态拓展训练基地、餐饮休闲园。
如今,皋兰开隆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重点从事蔬菜无公害生产销售,探索垂钓模式,开发餐饮、无土栽培、立体栽培,初步形成了采摘模式、家庭菜圃,劳动体验的格局,示范推广 " 花椰菜 + 西红柿 " 两茬种植技术和模式。同时,合作社还带动当地农民迈出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新步伐。
以 " 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 的经营模式,带领村民致富
近年来,兰州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尤其是引导延长产业链,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让农民真正分享产业链延伸和功能拓展的好处。在政策带动下,陈作利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 " 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 的发展之路。" 如今,我们年收购销售皋兰当地各类蔬菜 4000 多吨,极大地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了农民稳定增收。" 陈作利说。
另外,陈作利还积极响应农村 " 三变 " 改革,通过土地、劳务、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形式,积极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目前,共有 63 户农民 230 亩地入股该合作社,每年每亩保底分红 500 元,劳务股有 12 人,年保底分红 36000 元,技术股 2 人,年保底分红 40000 元,管理股 1 个,年保底分红 35000 元,村集体每年分红 5 万元以上,镇上将 112 万元扶持资金,按照每户 2 万元的标准,统一注入合作社,其中,56 万元用于集中建设 56 座高架大棚(高架大棚归贫困户所有),贫困户将高架大棚出租给本合作社经营,每年获得租金收益 800 元;另外 56 万元入股合作社,贫困户每年取得保底收益 750 元。
如今在皋兰,开隆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很有名气。这个 " 名气 " 不仅源自合作社的规模大投资大,还有带动农户增收的人数多。实际上,从创办初期,陈作利就积极投身到了脱贫攻坚的实践中,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真正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
在钱家窑村,通过在合作社务工实现增收的村民不在少数。52 岁的村民朱仁祖就是其中一个。据了解,朱仁祖的妻子彭秀琴前几年被查出患有肿瘤,需要长期治疗,但是家中还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又不能外出务工。为此,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他们,夫妻两便来到开隆合作社打工,年收入达到 6 万元以上,极大地缓解了家庭负担。
也正是陈作利的合作社最大限度地提供务工就业岗位,优先吸纳贫困户到合作社长期或季节性务工,实现稳定增收。尤其是 2018 年以来,合作社通过与九合镇政府合作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带动九合镇全镇未脱贫户 56 户,每户每年保底分红 1550 元。
用诚信敲开品牌大门
" 乡亲们,哪怕就是赔钱,大家的钱我一定要发放到位!不能让你们白受苦,没有收入。" 陈作利在开隆合作社第一次分红大会上这样说。而很多乡亲表示:" 我们的钱不着急,企业发展需要资金维持,你先发展,我们的钱以后再还给我们就行了。" 但陈作利还是坚持通过自己的关系,准时将群众的分红、工资和土地流转费发放到位了。
合作社成立之初,经济压力大,市场形势严峻,蔬菜生长也慢,陈作利一筹莫展。有人给他出主意说:" 你可以打一点催熟药物,现在市场上的菜都是这样的。" 陈作利听到之后连忙拒绝道," 我种的是无公害绿色蔬菜,要凭良心赚钱,不能自己砸自己的招牌。" 也正是因为陈作利一直秉承质量优先的原则,开隆合作社的蔬菜远销各地,在重庆 " 双福农贸国际市场 "、安徽蚌埠市场有固定客户和摊点,年销量达 8000 吨左右。
如今,开隆合作社成立已有 10 年了,在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陈作利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诚信管理制度,形成了以诚取信的创新机制。在他的这带领下,合作社生产的各种优质的高原夏菜,品种齐全,品质优良,拒绝喷洒任何催熟药物。这不仅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更是先后评为 " 市级示范合作社 " 和 " 省级示范合作社 "。而陈作利也被评为兰州好人、兰州市 2020 年十大诚信人物。
不仅如此,陈作利还热心帮扶家乡贫困群众,每年坚持为贫困户送慰问金。2018 年 7 月,皋兰县水阜镇发生洪灾,陈作利积极捐款 2 万元,为灾区乡亲尽点绵薄之力。而在疫情期间,陈作利为皋兰县人民医院捐款 1 万元,为九合镇捐款 3000 元,为兰沟村、钱家窑村、中心村等村防控卡口点捐赠价值 5000 元的生活物资。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程珊珊 文 / 图
编辑 | 包学枫
责任编辑丨安周霜
值班主任 | 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