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 什么事儿?我马上要上车了。"" 记得戴口罩啊。"…… 机械师罗敬荣登车前,接到了老伴儿的电话。虽然觉得老伴儿有点啰嗦,但是罗敬荣心里还是暖暖的。2021 年,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春运,罗敬荣耳边多了老伴儿的叮咛。那么,这个不平凡的春运,还有哪些变化呢?2 月 1 日早晨,现代快报记者跟随南京开往启东的 D5424 次列车,探访春运。司机潘浩仍然提前 1 小时做出勤准备,机械师罗敬荣和赵晓明在列车开动后照例巡检 …… 在他们看来,2021 年春运,少的是客流,多的是坚守。
△罗敬荣(左)与潘浩(右)
车上旅客少了,但巡检步骤一个都不少
罗敬荣是上海局集团公司南京东机辆段南京车辆运用车间的一名机械师。他称,机械师要密切关注列车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的运行状态良好,让旅客坐得舒适、安心。
2 月 1 日清晨 6 点,罗敬荣就赶到南京西站开始接车。列车上机械师值班室内,口罩和消毒湿巾已经添置到位。待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列车开行至南京站。上午 8 点 50 分,D5424 次列车从南京站驶出,当列车经过泰州站之后,罗敬荣按照规定开始巡检。他要查看踏板指示灯、车门指示灯是否都是绿色,制动管风表、总风管风表指数是否正常,火警报警器是否正常,车厢照明及空调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
△工作中的罗敬荣
D5424 次列车是 16 节编组。罗敬荣要一节车厢一节车厢地巡检。他称,往年春运,车厢里都是旅客,很是热闹,大包小包的行李,更是塞得满满当当的。" 巡检的时候,车厢里特别难走,还经常要抬腿跨脚的。今年春运旅客少了很多,很多座位都空着,车厢里冷清了许多。" 罗敬荣称,虽然车上旅客少了,但是巡检的步骤一个都不落,反而要求更严格,尤其是疫情防控方面。
与往年春运不同,罗敬荣要一直戴着口罩。他回忆道,往年巡检,遇到一些好奇的小朋友旅客,还能介绍一两句机械师的工作,现在是看到旅客,更多的是关心他们有没有戴口罩,没戴的便善意提醒。
△工作中的赵晓明
还有 20 天退休的机械师,仍坚守春运一线
当天的 D5424 次列车上,机械师除了罗敬荣,还有赵晓明。赵晓明出生于铁路之家,父母都是铁路职工。1979 年,赵晓明进入铁路部门工作。这一干,就是 42 年。
无论是罗敬荣还是赵晓明,他们一致认为,机械师不仅要业务能力强,更要有责任心。在这一点上,罗敬荣坦言:" 我的老搭档赵晓明很让人感动。还有不到一个月他就要退休了,但是他坚持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服务好最后一批旅客。"
原来,2021 年 2 月 21 日,赵晓明就要退休了。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此前女儿多次劝他提前办理退休。" 但是我不想,我干了一辈子铁路了,不能到最后了,却临阵退缩。虽然单位很照顾我,春运开始前还特意征求了我的意见。但我还是决定,要干到最后一天。"
比赵晓明晚一点,今年 59 岁的罗敬荣还有 17 个月退休。他称:" 家人有点担心我,但是他们没有劝过我提前退休。我 1981 年到铁路工作的。40 年了,在我有生之年,我要把工作干好,站好最后一班岗。"
△上海局集团公司南京东机辆段南京运用车间机车司机潘浩
机械师和机车司机 " 合并 " 第一年,配合默契
习惯了在铁路上工作,一想到退休,赵晓明还是有许多不舍。他称,最难舍的,就是一起在铁路线上奔波的老伙伴。" 像老罗呀,还有正在驾驶室里开车的小潘呀!"
赵晓明说,今年上海局集团公司实现普速铁路机车客车一体化改革,机械师和机车司机融合成为一个单位。" 司机负责开车,我们机械师负责车厢设备安全,以及协助司机处理应急故障。我们就是司机‘移动的眼睛’,大家共同把好行车安全关。"2 月 1 日,驾驶 D5424 次列车的是上海局集团公司南京东机辆段南京运用车间机车司机潘浩,也是赵晓明口中的小潘。
潘浩今年 34 岁,但已在铁路工作 14 年了。酒精测试、运行揭示核对、写 IC 卡 ……2 月 1 日早上 7 点 50 分,距离开车前 1 小时,潘浩就开始做出勤准备了。与往年不同的是,机调员跟潘浩核对完运行揭示等,不忘递给他口罩和消毒湿巾,叮嘱他做好疫情防控等。
△潘浩(左)与尹宏(右)
当天和潘浩一同出发的还有司机尹宏。尹宏原本开行的线路部分列车停运。调整后,尹宏被安排开行宁启线。当天,他的任务就是跟着潘浩后面学习看道。通俗点来说,就是熟悉线路情况。
潘浩称,今年春运,是机车司机和机械师成为 " 一家人 " 的第一个春运。每次出发前,机械师都要递给司机一张联络卡,上面有机械师的工号、手机号等。" 成为一家人后,我们的工作更融合了。因为每趟车的机械师都不一样,有了联络卡,万一对讲机没信号时,还能通过电话及时联系。"
列车的安全运行,不光有司机的付出,背后还有机械师们默默地筑起安全防线。潘浩称:" 等赵师傅退休后,欢迎他再次乘坐我开的列车,那时不用工作了,带着放松的心情,开启一段美好的旅途。也希望到那时,我们不用再口罩对口罩了。"
通讯员 马爱民 实习生 高芷瑶 现代快报 +/ZAKER 记者 刘伟娟 / 文 顾闻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