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 日 18 时 05 分,搭载着广东首位受命驰援河北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徐永昊的高铁准时抵达广州,这代表着广东又一名援冀英雄圆满完成任务。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广东省疫情防控要求,他将统一进行 14 天集中休整。徐永昊算了算日子:" 这个春节将一个人过,但并不孤单!"
" 去到哪里都一样,只要能治病救人!"1 月 4 日,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派,徐永昊单枪匹马从广州连夜出发抵达石家庄,是广东第一位支援河北的 " 白衣战士 "。
钟南山的学生 曾转战国内国外
徐永昊是钟南山院士和重症医学领域专家黎毅敏教授的学生,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年轻骨干力量。2020 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他辗转省内、国内,乃至伊拉克国际抗疫战场,支援各地抗疫工作。
刚四十出头徐永昊,经历过的硬战却不少。从非典到甲流、禽流感,再到新冠疫情,参与救治各种呼吸系统传染病重症患者无数,特别是在 ECMO 应用方面经验丰富,因而多次被委以重任。
2020 年年底,徐永昊就作为新冠疫苗与冬春疫情防控督导专家,继续往返于国内重要省市地区。对于从西藏到广东、从广东到伊拉克、从伊拉克再返回国内抗疫战场,又陆续前往云南、青海、西藏、河南等地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他已经习惯了这种 " 随时出发 " 的状态。
元旦当天晚上才从外地回到广州家中,1 月 4 日下午,徐永昊就接到医院党委书记、重症医学科带头人黎毅敏教授的电话。
对于徐永昊来说,这次出发即在意料之外,也属意料之中。" 当时黎老师跟我说,河北有疫情,需要派人过去,问我有没有问题,我没有任何思考,话直接蹦到嘴边说没有问题,绝对没问题!" 徐永昊回忆道,经过不平凡的 2020,他已经习惯了 " 飞来飞去 "。
" 在 ICU 领域,我还是个年轻的晚辈,这次能够代表医院、代表钟南山院士团队出征河北,是党和国家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不负众望。" 当晚,徐永昊背上行囊,只身一人从广州连夜出发抵达石家庄,成为第一位支援河北疫情的广东医生。
哪里需要我,我就到那里去
1 月 5 日,抵达石家庄的第二天,徐永昊马不停蹄开始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中,作为国家级专家指导当地医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
" 当时处于疫情的开始阶段,藁城区患者不断增多,每天送来医院的患者不断增加,河北省内医疗队也不断前来支援。" 徐永昊说,在去年初的疫情当中,石家庄市的患者数量不多,也没有需要气管插管的患者,相比之下,此次疫情发生后,严峻考验着医护人员对新冠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
他一方面指导重型患者的救治工作,另一方面指导当地医护人员做好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每天进舱仔细查看每个患者的病情,认真了解患者的基础病情况,筛查高风险患者并指导早期清醒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治疗。
随着患者数量的增加,徐永昊转战省级定点医院河北省胸科医院。
新冠患者的病情进展比较特殊,不少患者早期无症状,但目前无明确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症支持和呼吸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般重症患者在起病 10-14 天左右开始出现。" 胸科医院 ICU 最多的时候 13 张病床全部收满,并且同时有 4 名危重型患者需要 ECMO 支持。" 徐永昊说,由于患者数量较多、病情危急,他每天至少进舱两次查看患者,直接参与抢救的重型和危重型病例 20 余人,并多次到普通病房查看高危因素患者," 如果能在早期将这些高危风险患者的病情控制住,阻断其发展成重型,更有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 徐永昊表示,离冀之前,1 月 31 日,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新冠重症患者全部 " 清零 ",他终于卸下了心头的包袱。
回忆起去年的除夕之夜,徐永昊还在西藏开展帮扶工作,大年初一便匆匆踏上回广州支援抗疫的征程。而今年,由于疫情防控要求,他需要在集中休整期度过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 去年那会心里有点沉重,因为不是很明确疫情的发展情况,但今年虽然将一个人过春节,但心情是相对轻松的,不会觉得孤单,因为很多人为了防疫需要,都选择了就地过年,相信在我们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早日驱走病毒的阴霾,让城区再次恢复昔日的繁华。"
" 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全力以赴为挽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贡献力量,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 徐永昊分享了一句一直激励他前行的话,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到那里去!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通讯员 韩文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