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2-03
七里河区的草莓种植有了更多了“科技含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这几天,七里河区彭家坪镇石板山村的郝荣刚有点忙,他家大棚里的草莓陆续成熟上市了,每天订单不断,他不仅要忙着登记、采摘、送货,还要迎接来大棚体验采摘乐趣的市民。" 虽然忙,但是很高兴。今年我种了 9 个棚,每个棚保守估计能收 4000 斤草莓,按目前的产量算,每个棚收入 4 万元,预计今年的收入应该能达到 35 万元左右。" 郝荣刚乐呵呵地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五年前尝试种草莓,到如今草莓品质越来越好、产量越来越高,郝荣刚说,这都多亏了新技术。

眼下虽是冬日,但在七里河区彭家坪镇石板山村郝荣刚家的草莓大棚内却是春意盎然,一垄垄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一颗颗红润欲滴的草莓探出头来,惹人喜爱。" 你看这个大棚是一亩,去年一亩产 2000 斤,今年能产 4000 斤。" 蹲在草莓垄中间的七里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首席专家、推广研究员李斌颇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去年在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郝荣刚对家里的几个大棚进行了改造,由原先的二代温室改造成现代日光温室,取消了立柱,空间变大、采光好,同时还减轻了劳动力,土地利用率提高了百分之三十左右。除了改造大棚,在种植方面运用的技术也比原先科学了很多,主要是利用农家肥 + 益生菌 + 农作物秸秆的施肥方法,提高了草莓品质口感,降低了病虫害。加上去年又引进了草莓新品种 " 章姬 ",经过精心打理,今年草莓的产量比去年翻了一番,色泽口感都有了很大提升,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而说起这几年草莓种植技术的步步革新,郝荣刚的父亲郝正虎也很有发言权,因为家里的草莓大棚大多数时间是由他来打理的,他感触最深的就是草莓的滴灌技术," 传统生产采用的是漫灌,不仅特别费水,还容易产生一些病虫害,影响草莓产量和品质,现在滴灌技术的运用就解决了传统灌溉技术的不足,节水、节能、节肥,让草莓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 我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家里的草莓早都卖完了,今年产量翻了一番,眼下正是销售的好时机。" 郝荣刚告诉记者,最近每天最少摘两百盒,大概 100 多斤,随着春节的临近,销量也会越来越好。

记者了解到,郝荣刚是七里河区彭家坪镇石板山村第一个种植草莓的农户,在他的带动下,这几年陆续有三十多家农户也加入了草莓种植队伍。近年来,七里河区农业部门通过组织农户去临夏、青海等周边市、省考察取经,努力提高草莓产量。通过该区政府、农技专家的推广,草莓新技术的推广工作进行得很顺利,草莓的产量逐年上升。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栋楠 文 / 图 / 视频

编辑丨王璇

责任编辑丨李雪岚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相关标签

草莓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