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外卖差评冲上热搜。独居的张女士点外卖给了个差评,遭外卖员上门恐吓:不取消就弄死你。不得已,张女士 " 赔 " 给外卖员 200 元损失费。
目前,外卖员因寻衅滋事被拘留十日,而张女士因害怕被再次报复,被迫搬家。外卖平台针对张女士的投诉,提出补偿 100 元优惠券。
对此,张女士十分不满。换位思考,任何一位消费者都很难接受这样的处理结果。明明是一顿饭的事,差点闹出一条命,这样的购物体验得个差评也算 " 实至名归 "。
现代人购物消费,手上不点差评,不代表心里没有差评。很多时候网购不敢给差评,怕卖家寄寿衣;打个车不敢打差评,担心司机知道家庭地址后报复;外卖不敢给差评,怕被吐口水 …… 面对态度恶劣的外卖员,张女士没有选择做老好人,而是给了个差评,变成了外卖员眼中的 " 恶人 "。
" 你知道一个差评要罚 200 元吗?"" 你知道我要跑多少单才能挣 200 元吗?" 这些问题消费者可能不清楚,但外卖员自己肯定心中有数。全国有那样多的外卖员用兢兢业业的服务在求好评,没想到竟然还有外卖员用死亡威胁客户改差评,这确实值得反思。
首先,这个外卖员本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极差,才能对客户甩出这样的拒绝理由:自己已经送了一次不送了,就放在我车里吧明天再说。给这样的服务态度一个差评,没有问题。
其次,外卖员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太极端,威胁客户人身安全已经违反了法律,破坏了社会安全秩序。被拘留 10 天,一点不冤。
另外,平台也负有一定责任。当外卖员因沟通不畅导致未投递成功时,平台可以站出来,适当补贴那一程冤枉路;当消费者投诉差评,平台如果了解其中原委,本可以做一场和解,减免外卖员的高额罚款;当外卖员泄愤于顾客之前,平台应有内部反馈机制消解员工不满和委屈 …… 这样的事件发生后,平台更应该第一时间给客户一个满意的交待。
差评机制本是平台为保障客户利益而创建的一个沟通窗口,现在因客户投诉,扣罚了外卖员 200 元,却只肯补偿用户 100 元优惠券,这番操作踩扁了外卖员的荷包,也踩痛了消费者的心。
ZAKER 南京评论员 荼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