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胜景描难尽,丝雨晴烟看双桥,大坦沙岛是昔日羊城八景之一 " 双桥烟雨 " 所在地。近期,大坦沙岛 " 双桥烟雨 " 旧址,即双桥路及周边区域实施景观提升工程,改造面积约 8 万平方米,历时 3 个多月,今年 1 月底完成景观提升。改造后,呈现出繁盛鲜花带、绿化及运动空间,特别是在双桥公园,水雾、花池、草阶、花境融为一体,让双桥的烟雨从历史记忆变成现实。
大坦沙岛改造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今年将启动全岛环岛路建设、广州呼吸中心预计今年 6 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呼吸中心周边 5 条规划道路已动工建设,长约 2 公里的生活型道路预计今年 6 月底完工 …… 大坦沙岛 " 一心、一轴、一环、两核、十景 " 的规划布局逐步成型。
激活 " 灰空间 " 提升公共服务功能
自去年 10 月开始,荔湾区和凯德集团实施此次改造,工程范围覆盖双桥路西段、坦尾西路、坦尾路、桥中中路、桥中南路、双桥公园、坦尾地铁站。
改造主要对双桥公园及坦尾地铁站周边采取拆围透绿、增色增彩的措施,提升公园绿地的公共服务功能。改造后,地铁高架桥下、市政路桥下、铁路桥下等容易忽视的 " 灰空间 " 被点亮激活,铺上绿地、栽种鲜花、放置长凳,为岛上居民提供了多处休闲空间。
据介绍,坦尾地铁站北侧的地铁广场周边绿地,以 " 丝雨晴烟 " 的水概念打造成珠江桥入岛的第一景观印象,提升岛中景观绿化空间品质。
此外,沿珠江边种植了鲜花、设计了白色天幕,布置了可供休闲的阶梯,修建了滨江绿道和剧院式观景平台,并配有篮球场等运动场地,既是林荫大道、亲水空间,也是周边居民的 1 小时休闲运动圈、举行文娱活动的小客厅,给市民提供了一个集观赏、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广州城市更新改造的 " 网红打卡点 "。
启动环岛路建设 打造 10 个城市景观节点
为打造高品质的沿江生态圈,大坦沙岛今年将启动全岛环岛路建设,计划 6 月底前先行贯通环岛路北段 6.6 公里,以后这里就可以举办环岛马拉松 " 迷你跑 "。同时,环岛江岸线将打造天空之镜、坦尾星轮、十字琉璃、曲虹通津等 " 星耀十景 ",形成 10 个城市景观节点。
通过串联全岛滨江休闲带,不同尺度的活动场地将赋予滨水空间更为丰富的载体功能,实现全岛 8.7 公里生态圈。未来,全岛绿化覆盖率将从现有的 15% 增加到 42%,公园、绿道、绿化广场等市民公共休闲娱乐空间,将网络式分布全岛。
结合大坦沙碧道建设,荔湾区正在启动全岛河涌建设工作,其中今年 6 月底将率先打造广州呼吸中心西侧长约 800 米、面积约 7.5 万平方米的沙坦涌示范段工程,这也是大坦沙岛超级活力轴的示范段。目前,该示范段正在开展方案设计,届时将通过滨水区域和商业空间的链接、融合、协同作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加深水乡文化记忆。
破解交通瓶颈 启动建设一批对外通道
备受市民群众关注的大坦沙岛交通建设问题,也有望在今年取得重大突破。上个月,广州市政府在荔湾区召开专题会,实地督导大坦沙岛跨江通道规划建设,研究加快完善广佛都市圈交界路网,解决呼吸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后的交通出行瓶颈。按计划,今年岛上将加快打通一批阻碍交通内循环的线路,启动建设一批对外链接的通道,并以此带动一批优质产业载体落地、一批重点龙头企业进驻。不久的将来,大坦沙岛的对外交通压力,就不仅仅靠一座珠江大桥来承担。
大坦沙岛南侧将分别规划建设如意大桥东、西桥,争取双向六车道标准,强化大坦沙岛与西关老城区和芳村片区连通,打造成为兼顾交通功能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此外,广佛大桥一期已在去年年底动工,接下来还将结合罗冲围片区城市更新,一并推进广佛大桥系统工程(二期)的规划建设。衔接过江通道的岛内路网能力也将得到提升,近期将加快推进桥中西 - 桥中南路主干道和东侧环岛路网改扩建拓宽工程,为衔接过江通道建设和运行创造基础条件。
产业配套逐步完善 呼吸中心 6 月底建成
早在去年 7 月,荔湾区就印发了《大坦沙国际健康生态岛产业规划》,以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东)将以国际高端医疗服务为核心,带动康复医疗、第三方医学检验与影像、健康管理、培训科研、健康旅游与养老养生以及健康金融等六大产业发展。到了年底,广州市出台 " 十四五 " 规划建议,提出要建成广州呼吸中心,做强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疗中心。
目前,广州呼吸中心建设正在如火如荼推进,计划今年 6 月底建成投入使用,这里将可提供 1200 张床位,兼顾解决广州西部城区大型优质医疗资源缺乏问题,形成广佛全域同城化的医疗衔接,改善群众社区医疗及健康保健条件,打造成国家级的中心、白鹅潭地区的金字招牌。为做好呼吸中心投入使用的保障工作,近期荔湾区和凯德集团正在加快周边道路建设和环境提升,呼吸中心周边 5 条规划道路已动工建设,长约 2 公里的生活型道路预计今年 6 月底完工。
大坦沙岛的产业发展牌,引入新加坡大健康产业成熟的开发理念与建设模式,精心雕琢 " 健康 " 内核。其中,大坦沙国际中心和超级活力轴的 " 一心一轴 ",正在构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原点与纵向坐标。自北向南,河沙村复建物业将分两期实施,分别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园区与高端医疗产业综合体;西郊村复建物业一期已竖起两个塔楼,吸引了 20 多家医疗健康类企业入驻,将主要围绕呼吸中心的运营管理需求,提供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服务,同时完善酒店、会展等配套。坦尾村复建物业将集中建设高端人才公寓与商业住宅楼宇,补充服务全岛产业发展和各领域高素质人才的工作生活需求。教育配套设施方面,沙面小学也将于今年 9 月份开学,为岛上居民提供优质的教育配套服务。
环境持续改善 全岛规划布局逐步成型
今年 1 月,广州市审议通过《白鹅潭地区发展规划(2020-2035 年)》。作为白鹅潭地区在 " 十四五 " 时期振翅腾飞的重要节点,3.55 平方公里的大坦沙岛,坐拥 8.7 公里环岛江岸线,城市发展优势得天独厚、产业集聚能力后劲十足。
自 2020 年 3 月荔湾区启动岛上新一轮城市更新改造大会战以来,各项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河沙村房屋启动拆卸,西郊村集体物业复建全面实施,坦尾村改造即将启动补偿安置方案表决,广佛大桥一期启动建设,广州呼吸中心将于今年 6 月建成投入使用,8 万平方米的双桥路景观提升片区成为网红打卡点,小学、消防站等一批公建配套设施全面提速 …… 全岛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一心、一轴、一环、两核、十景 " 的规划布局逐步成型。
" 大坦沙岛超过 7 万的居民仍然生活在密密麻麻的城中村握手楼当中,还要面对着杂乱、落后的环境,还他们一个美丽家园,就是我们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行动!" 在去年 3 月举行的大坦沙岛更新改造动员会上,荔湾区委书记陈小华的态度坚决、掷地有声。实施大坦沙岛更新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为了优化城市面貌、提升承载能力、改善人居环境,从而不断满足老百姓美好生活需要。
坦尾经济联社党支部书记卢明华深有感触," 在推进改造过程中,即使我们联社有部分工作未能按约定时间完成,但企业还是很为村民着想,提前支付了补偿款,2019、2020 年支持了联社分红缺口 2800 万元,让村里在集体物业停工停业期间有稳定收入。正是因为切切实实帮助村集体解决了收入难题,村民们更加信任政府和凯德集团实施改造的诚意,也愿意为了看到一个优美、宜居的大坦沙岛,配合好改造工作。"
采写: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 通讯员 荔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