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8 日,记者从甘肃省发改委了解到,日前我省印发《甘肃省提供便利化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 2021 年底前,我省将围绕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推动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更加普遍,传统服务方式更加完善。到 2022 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便捷性不断提高,线上线下服务更加高效协同,解决老年人面临 " 数字鸿沟 " 问题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方案》坚持基本需求优先保障,服务质量逐步提升,智能创新有序推进,措施机制持续完善的原则,坚持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的方式,围绕老年人出行、就医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
低风险地区老年人不用查验 " 健康码 "
《方案》明确,要保障老年人便利出行。在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除机场、铁路车站、长途客运站、码头、医疗机构和出入境口岸等特殊场所外),一般不用查验 " 健康码 "。在需要核查 " 健康码 " 的公共场所可由同行家人、友人、老年人绿色通道工作人员代为申领或凭社区、医院开具的有效纸质证明、身份证登记通行。可将 " 通信行程卡 " 作为辅助行程证明。不得将 " 健康码 " 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杜绝未用手机申领 " 健康码 " 就不让通行的 " 一刀切 " 现象。在确保个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推进 " 健康码 " 与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相互关联,逐步实现 " 刷脸 " 或 " 刷卡 " 通行。
支持物业企业探索 " 物业服务 + 养老服务 " 模式
推动和支持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探索 " 物业服务 + 养老服务 " 模式,鼓励物业服务企业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行、助医、照料看护等定制养老服务。持续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重点落实以空巢、留守老年人为重点的定期探访制度。鼓励家政服务企业进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网点,为居家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空巢、失能、留守等重点群体,提供生活用品代购、家政预约、精神慰藉等服务,满足居家老人基本生活需求。鼓励餐饮企业建设社区商务配送点,为居家老人提供餐饮外卖、半成品配送等服务,方便居家老人生活,保障老年人食品安全和餐食供应。
网约车要增设 " 一键叫车 "
完善巡游车电召服务功能,统一规范电召电话服务,加大电召服务宣传力度和群众知晓度,不断提高电话接线率和派车率。鼓励巡游出租汽车经营者组建 " 爱心车队 ",对有相对固定用车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结对保障服务。鼓励网约车平台公司优化约车软件,增设方便老年人使用的 " 一键叫车 " 功能,降低操作难度,对老年人订单优先派车。督促出租汽车经营者运费结算支持移动支付的同时不得拒收现金,为老年人支付提供方便。
公共交通要保留人工售票窗口
铁路、公路、民航客运等公共交通在推行移动支付、电子客票、扫码乘车的同时,保留使用现金、纸质票据、凭证、证件等乘车的方式。保留火车站、公交 IC 卡办理点人工售票(服务)窗口,并按个人意愿选择现金、银行卡或电子支付票款 , 将 60 岁以上老年人纳入火车站 " 重点旅客服务 " 范围,在检票口设立人工通道,提供人工检票服务。航站楼内为老年旅客提供引导服务,帮助其办理乘机手续及行李托运,指引其快速过检,针对独自出行的老年旅客,优化全流程服务。
医疗机构要设置人工服务窗口
各医疗机构实行 12320 电话、微信公众号、健康甘肃 APP、自助机、现场窗口等多种预约挂号方式。完善健康甘肃 APP 功能,支持家人、亲友通过智能手机代老年人预约挂号。各医疗机构结合自身实际,保留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设置人工服务窗口,建立绿色通道,方便老年人挂号、缴费、打印检验报告。配备导医人员、志愿者、社会工作者为老年人提供协助使用自助机等就医指导服务。
商场、超市等营业网点要开设现金业务绿色通道
在老年人高频消费的零售、餐饮、商场、公园等服务场所和水电气费等基本公共服务费用、行政事业性费用缴纳场景,支持现金和银行卡支付。各金融机构在营业网点要开设老年人现金业务绿色通道,增加现金循环机具和各种面额现金供应,做好老年客户现金存取款、现金缴费等柜面业务。对行动不便及高龄客户,金融机构要改善服务方式,提供上门金融业务办理服务。
商场、超市、便利店等老年人高频消费场所要在推广应用移动支付、扫码下单等新技术、新方式的同时,保留足够的人工现金收付通道,并拓展高龄、残障等特殊人群服务功能。
旅游景区要保留人工窗口
公园、体育健身场馆、旅游景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县(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美术馆等场所保留人工窗口和电话专线,为老年人保留一定数量的线下免预约进入或购票名额。在老年人进入文体场馆和旅游景区方面提供必要的信息引导、人工帮扶。支持各市州、县区、乡镇、村居组建老年文艺队伍,鼓励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县区艺术团组织业务人员深入社区、居委会、农牧区实地为老年人开展辅导、文艺创作、全民阅读、推送展览等文化活动。
民政等高频服务事项保留线下办理渠道
医保、民政、电信、邮政、信访、出入境、生活缴费等高频服务事项,保留线下办理渠道,并向基层延伸,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习惯人工办理的老年人等群体提供便捷服务。实体办事大厅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应合理布局,配备引导、帮扶、代办人员,设置现场接待窗口或专区,优先接待老年人,推广 " 一站式 " 服务,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办事体验。同时,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 " 预约服务 "" 上门服务 ",为无法提取指纹的老年人提供无指纹身份证,在全省所有办证窗口设立老年人专用办证 " 绿色通道 "。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编辑丨胡淼山
责任编辑丨费勇玮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