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牛年到了,这次我们不妨唠唠牛。
古往今来,关于牛的神话传说不绝于耳。
什么老子骑青牛过函谷,什么牛郎牵着黄牛过银河,什么黄飞虎座下五色神牛,横扫千军。
苏北五市,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风土人情各有不同。
但是,对于牛的喜爱却是相通的。
千百年来,苏北大地上,流传着无数关于牛的神话传说。
想一探究竟吗?您不妨往下看。
01
徐州:黄河畔的镇河神牛
去过徐州的人,多半会记得故黄河岸上卧着一头老牛。
眼睛大如铜铃,仰头翘鼻,看上去好生威猛,作长吼报警状。百姓们叫它作 " 镇河牛 "。
说起镇河牛,还真有点来历。
古时候,生活在黄河边的徐州百姓,深受水患之苦。暴雨、洪水、决堤、改道,每每人畜溺毙。
话说这一年就到了明代,徐州的百姓坐不住了,他们决定造一尊 " 神兽 ",来镇住河妖。
可是造什么呢?造个孙悟空?孙猴子不通水性啊!造个沙悟净?沙和尚本来就是河妖出身啊!
这时候有人发话了,徐州城呈半圆形,东、北、西三面临黄河,沿河的城墙也都被修成了弧形,只有南面是直线。
" 这看上去不就是一头卧着的牛嘛!何不造只牛来镇河呢?"
这个提议很快就得到了百姓们的肯定——
" 水来土掩,‘丑’又是土和牛的双义字,神牛一定能保我们平安!"
说干就干,一尊大铁牛在黄河边上拔地而起。
历史上,徐州至少铸造过五头镇河牛,这些牛在保一方平安的同时,也命途多舛。
一代目、二代目、三代目全被激流吞没。咸丰年间,黄河改道入海,镇河牛更是鲜有人提及了。
1985 年,徐州市收集了二百多吨旧钢铁,徐州群众艺术馆雕塑成铁牛模型,新铸了铁牛。
新一代镇河牛仍为卧式,牛首高昂,双目有神。就像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和自然的搏斗中,从未服输。
02
连云港:瓜田里长出的水晶牛
如果说徐州的大铁牛是任重而道远的话,连云港的牛则带了几分浪漫主义的神话色彩。
民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东海牛山脚下住着一个老汉,他没啥大本事,种了一辈子瓜。
这年春天,旱得厉害,就连牛山都干裂了缝。老汉每天都在犯愁,自己的这五亩瓜地可咋整。
于是,他只能每天翻山越岭、挑水浇地,拼死拼活才保住了一个西瓜。
老汉眼瞅着西瓜慢慢长大,心里嘀咕着:这瓜咋会越长越像牛呢?
这天晌午,邻村的财主 " 烂膏药 " 看着老汉这大瓜,眼馋得不行,嚷着要买瓜。
老汉正纠结卖还是不卖,忽地听到哀求声:" 瓜爷爷,我是牛山的神牛,你快救救我。"
老汉纳闷,问:" 你咋钻到瓜里头了?" 神牛说道:" 我太渴了,钻到瓜里想喝西瓜汁的,但我一时没控制住,喝太多了,现在撑得出不来了。"
老汉慌忙问:" 这咋救你啊?" 神牛答:" 别把我卖给财主,他要是把我进贡给皇上了,牛山就完了!"
可 " 烂膏药 " 却不讲理,立马派了家丁抢瓜。说时迟那时快,瓜老汉挥着刀,瓜被劈成了两半。
霎时间伴着 " 轰隆 " 一声,林里群鸟四散,整个牛山金光四射,一头神牛从瓜里蹦了出来。
这水晶神牛在西瓜田里边跑边拉晶豆子,在太阳的照耀下到处都泛着耀眼的光芒。神牛向着瓜老汉道谢,让他快些把田里这些晶豆子收起来。
在瓜老汉的帮助下,神牛腾空而去,隐于山林。老汉捡了田里的晶豆子,才惊觉这些都是水晶。
直至今天,这个故事依然与连云港东海 " 水晶之都 " 的盛名,相伴相生。
03
宿迁:牛角淹的由来
宿迁有个从未干涸的大水塘,名为牛角淹。
宿迁有个从未干涸的大水塘,名为牛角淹。这片水塘颇有来历,相传是孙膑骑着独角青牛踩出来的。
当时,独角青牛一个蹄子踩出朱海,一个蹄子踩出这个池塘,另两个蹄子分别踩出了月堤湖和黑鱼汪。
又因这个池塘形状酷似牛蹄印,被当地居民称为牛角淹。
奋牛蹄春,毕竟是神牛踏出的池塘,自然埋藏着许多宝贝。
话说清朝年间,牛角淹北边不远处的邓庄,有个叫蔡士民的人在古金陵做生意。
这年春天,蔡士民认识了同乡开客店的李老板。李老板请求蔡士民捎信给儿子晓雨,并叮嘱道:
你到牛角淹东北拐小庙前面,只要站在水边向西喊三声 " 晓雨 ",自然就会有人过来接你。蔡士民便应了下来。
第二日,蔡士民来到牛角淹旁边,周围雾蒙一片,泛着缕缕青烟。他心中生疑,却也照着李老板的要求,唤了三声晓雨,之后便只觉得头脑发昏,眼前一黑,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待他醒来后,只见不远处走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说道:" 我是晓雨,去我家吃顿便饭吧。"
饭罢,晓雨母子二人为表谢意,端出满满一碗 " 黑豆 " 赠与蔡士民。回家路上,蔡士民心想黑豆也无用,便一路边走边丢,只余了八九颗,预备拿来打兔子用。
蔡士民并不知道,那些黑豆子都是实实在在的乌金豆子。
原来传说中的李老板是个鲤鱼精,晓雨其实是小鱼。牛角淹的下面,还有着数不清的金银财宝,有待发掘。
04
淮安:九牛二虎一只鸡
相传,那一年洪泽湖还是一个平静的湖泊。这一年,洪泽湖来了条妖龙。
这条妖龙上天为云,忽又入水为雾,将湖水掀起,打翻大船,拉断鱼网,闹得湖上渔民和湖边百姓人心惶惶。
这一切,都被在这一带炼丹的老子看在眼里,他好言相劝,无奈妖龙劣性难驯。
玉帝知道此事,派来了两只老虎、十头水牛,与妖龙鏖战七七四十九天,妖龙败下阵来,逃入水底。
此时,玉帝派来一只大公鸡,只要见到妖龙,就打鸣唤醒老虎和牛,不让妖物再兴风作浪。
再后来,老子炼丹得道,骑一头青牛升天而去。
在洪泽湖就留下九头牛、两只虎和一只鸡,保护着山林,保护着洪泽湖不再遭灾。
到了康熙年间,淮安百姓还用生铁铸造了九牛二虎一只鸡,分别被安放在大堤险工地带。
直到现在,仍有铁牛保存下来,成为洪泽湖的景观之一。
05
盐城:镜花水月的金黄牛
无独有偶,在淮安地区,同样流传着神牛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水网密集的里下河平原,坐落着一个村庄,名叫北堡。
村子上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家境贫寒,日不聊生,为养家糊口,租来几亩薄田。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年,老王家种下了早荏大麦,但因麦种不灵,麦苗一棵未出,急得直跺脚。
饭还是得吃的,老王向左邻右舍借来豆种,种了一大堆豆子充饥。吃不完的,他用石磨磨碎,开起了粉坊。
这一天,老王早早起来磨粉,将粉水倒在门前的大缸里,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滋溜滋溜的喝水声。
家里的孩子推门一看,竟是一头黄牛在喝粉水,说也奇怪,那牛见小孩开门,突然就无影无踪。
再看水缸,满缸的粉水如今只剩下了一半。小孩追了两步,发现缸的旁边,留下了一堆牛粪。
怎么办?铲呗!谁知,一铲子下去," 咣当 " 一声,还冒出金光。
这哪里是牛粪,分明是一小堆黄金!金黄牛的传说也就此传播开了。
自那以后,老王家靠着牛粪发了财兴了家,先后建起两幢金碧辉煌的瓦房,雕梁画栋,气派非凡,还买了田置了地。
不到几年功夫,方圆几十里,他们家成了有名的财主。
不过,他们始终没有忘记金牛的恩情,时常施舍穷人,还为村庄修了崭新的道路,为乡人称颂。
邻村一个姓周的农户,听说了这件事,正业也不务了,整天在外头转悠,寻找金黄牛的踪迹。
这一路,只要看到牛粪,他就摸一摸,闻一闻。这天早上,周农户发现有一头牛,在太阳的照射下,毛发黄黄的,金光闪闪。
周农户大喜过望,发了疯地向牛跑去,只是,跑到跟前,牛忽地就没了。
周农户还不死心,连忙喊来家人,带上铁锹洋铲,挖地三尺。只可惜,一夜暴富的发财梦,始终是镜花水月,梦幻泡影。
看完上面 5 市关于牛的传说,你是否有什么想说的?或者你的家乡还有怎样的关于牛的传说,那就到下方留言区,告诉文脉君吧 ~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李艺蘅 王子扬 / 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