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哈尔滨 2021-02-09
【“牛”转乾坤·我在冰城过大年】坚守“原地”的医务工作者:放缓回家脚步,守护大家团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孙丽霞 叶鸿 ZAKER 哈尔滨记者 张美玲 文 / 视频拍摄制作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节,是游子一年中最温暖的期盼;故乡,是他们心中不变的坐标。今年,有些人计划中的团聚成为了保障健康的就地过年,有些人的归乡之路成为了义无反顾的逆行坚守。

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哈尔滨妇产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 " 就地过年 " 的号召,放缓了回家的脚步。他们以爱为家,就地过年,守护着大家的团圆。

老家:内蒙古

产科医生郝丽娅:没等自己开口 妈妈先发来 " 态度 "

" 团圆是福,平安也是福。就地过年既是一份倡议,也是一份自觉。" 家乡在内蒙古的产二科医生郝丽娅的妈妈通过微信发来的一张带有这样文字的图片。收到这条信息,郝丽娅知道,不用自己开口,爸妈已经表明了对她 " 过年在哪儿过 " 的态度。

身为医务工作者,坚守已成了常态。郝丽娅的爸爸妈妈也都是医生,他们深知医务工作者节假日需要值班,不会刻意打电话让她回去。作为一名党员,郝丽娅不忘初心使命与救死扶伤的职责,怀孕 6 个多月坚持做隔离手术,生孩子当天依旧在岗 …… 如今,处于哺乳期的郝丽娅仍在忙于工作," 家人的片刻团聚与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相比,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工作需要我,我就一定会在。这是一名党员,一名医生应该做的。"

老家河北:

儿科医生王红艳:义无反顾选择就地过年

在新生儿科,王红艳跟往常一样正在查看每个小宝宝的情况。王红艳的家乡在河北,今年已经是她第二年没回家过年了。每年即使不是除夕在岗,她春节期间也总是值班,守护着小宝宝的健康。

今年,她积极响应 " 就地过年 " 倡议,下夜班后,她给年逾七旬的父母打电话," 爸妈,我今年过年也不回老家了!"" 好,知道了,你在外要照顾好自己!" 王红艳说:" 春运人很多,为了防止因人员流动导致疫情扩散,作为临床一线的医生,我们更应该义无反顾的选择就地过年。不只是我,每位医务工作者都有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老家山西:

检验科医师杜建明:此心安处是吾乡

" 爸妈,今年过年我还是不回老家了!等这场战疫打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回去。" 检验科杜建明是山西人,他的妻子是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PCR 实验室的一员,由于工作忙,家里 1 岁的孩子只能拜托岳父岳母照顾。从去年疫情到现在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作为一名 " 东北姑爷 ",他对山西老家亲人有着很深的愧疚。

虽是他乡,但和家乡肩负同样担当。今年,杜建明准备原地过年," 过年回家的理由千万条,但不回家过年的理由只有一条:配合疫情防控,减少人员流动。防护服上写下的名字是责任,是担当,更是我们对打赢这场战疫的决心。" 杜建明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就地过年 " 也是另一种形式的 " 在‘家’过年 "。

老家吉林:

药剂科药师朱楠:为更早与牵挂的人相聚

" 妈,我今年过年不回去了!您好好和奶奶说一说,我怕她哭,不知道咋开口。" 药剂科朱楠午休时给妈妈打了个电话,话说一半眼泪就控制不住了。朱楠家在吉林,她的奶奶今年 90 岁了,朱楠从小和奶奶感情非常好,每次回老家后准备返回时,奶奶都会哭着拉着她的手说," 楠楠,多待两天,别走了!陪陪奶奶!"

哈尔滨到吉林高铁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朱楠去年也本来打算回老家的,但是收到停止休假的通知,她立即把票退了,和科室的人员一起抗疫。今年她也准备坚守岗位,在除夕值班。" 虽然很想念妈妈和奶奶,但当理想信念和家人团聚之间需要做选择的时候,我只能选择前者。" 作为党员的朱楠对职业有着深深的信仰。" 虽然疫情改变了我们过年的方式,但不变的是我们和家人的感情,这一次的遗憾也是为了以后的更加圆满。"

老家:辽宁锦州

助产士董丽佳:这是我们 "95 后 " 的责任与担当

" 好想吃妈妈包的鲅鱼馅的饺子!也好想吃妈妈做的酱肉啊!" 完成了 11 个小时的核酸采样支援工作的董丽佳回家时闻到了楼道里飘出的菜香味又一次想家了。1996 年出生的董丽佳的家乡在辽宁锦州,她已经两年没回家过年了。

" 妈,我支援回来了!放心吧,一切顺利!" 洗漱完毕的董丽佳开始向妈妈报平安。" 对了,妈妈,还想和您说件事,今年过年我也不回去了。"25 岁的董丽佳有着属于自己的美丽青春,却承担着超越年龄的责任。去年疫情期间,她主动留守,今年春节依旧选择留在工作岗位上,她的这一举动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就应该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期年轻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就地过年是对家最好的守候。医院是疫情防控的重要 " 战场 ",在这个特殊时期,医务工作者为了大家健康,牺牲小家团圆,正是他们的坚守才换来万家的团圆。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王坤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