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述卓,文学博士,文艺评论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获教育部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文联 2014 年文艺评论奖特等奖,广东省第八届鲁迅文艺奖。
" 要尊重职业、尊重自然 ...."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停摆,让世界寂静。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作家,蒋述卓在这 " 无价的寂静 " 期间,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反思,写下了《静思短章》,随新书《生命是一部书》一同推出。作为省作协主席,他协助省作协领导班子出版了《千里驰援——广东作家 " 抗疫 " 主题作品选》、《奋斗与辉煌 广东小康叙事》等书籍。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和作协的作家们一块,以笔为武器,记录、歌颂、思考,也慰藉着人们的心灵。2020 年,蒋述卓真正做到了 " 无愧于心 "。
2020 年关键词:无愧于心
尊重 " 逆行者 "、反思生命的意义 ...... 生命是一部书
蒋述卓用 " 无愧于心 "4 个字回顾自己的 2020 年,作为作家的他 " 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作为省作协主席的他,更是和同事们一起,精益求精地把工作做好。
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世界充满混乱,把生活逼向停滞。人们只能宅家静思,进行 " 集体修行 "。蒋述卓认为那段寂静的时光是 " 无价 " 的。" 寂静中有生命的呐喊,自我的反思,灵魂的拷问。寂静无价。"
静思后,他提出四点独到见解,一是在追寻新冠病毒来源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呼吁要禁野生动物的交易市场," 这的确是天大的好事 "。但其实从 2003 年 " 非典 " 爆发时期起,这种呼吁一直都在,为什么就是屡禁不止呢?他说 " 文明靠习惯养成,不吃野生动物也要成为我们的好习惯 "。
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之后,最鼓舞人心的就数 " 逆行者 " 了。" 坚毅而心怀大爱的钟南山院士,处处透露温情与诚意的李兰娟院士,年三十晚上从上海奔赴武汉的军队医务人员和其后不断从地方与部队赶去支持湖北的医务人员 ......" 这需要勇气与大爱精神。蒋述卓提出自己的见解," 他们所秉持的就是他们的初心医者的‘敬业’ "。
他进一步提出应该尊敬每一个职业。疫情期间,还在为人们送菜送快递的人也是敬业,医院里没有辞职的保洁员也敬业,在高速路口测温的交警公安也是敬业 ......" 尽管他们没有医者那样直接面对患者的危险,但他们依然是高尚的,同样要得到我们的尊重。" 此外,疫情期间,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在网络。这时候,需要的是人们的分辨力和判断力。" 放出你的眼光来,不要盲从。拿出你的思考与判断来,不要偏信。打开你开阔的胸襟来,不要偏激。"
蒋述卓将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思考写下来,命名为《静思短章》,也一并收录到了自己的新书《生命是一部书》当中。书中收录了蒋述卓近年来写的近 40 篇散文、随笔。目前,第一版 3000 册已全部发售完毕。他说,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是打开了一本书,这本书要靠每个人自己去书写。但同时,这本书还会供人阅读,因此," 在人生之旅中不妨多读一读自己这部生命之书,并且为今后能有个灿烂动人的高潮和漂亮圆满的结局多做点构思。"
此外,蒋述卓的新书《文化诗学批评论稿》也在 2021 年 1 月出版,书里是收录了他 20 多年来的思考,关于大众文化、消费时代的文化思考、文化研究如何本土化,文艺理论怎么样跟文化传统构成对话关系等。
记录抗疫、歌颂扶贫 ...... 省作协获新突破
身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在 2020 年和同事们一起,用文学作品抚慰人们心灵,给予人们精神力量;此外,他带领的省作协在奖项方面也有新的突破。
2020 年,省作协主编了《千里驰援——广东作家 " 抗疫 " 主题作品选》、《奋斗与辉煌 广东小康叙事》等书籍,记录、歌颂了抗疫、扶贫攻坚等大事,在历史的长河中用文字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千里驰援——广东作家 " 抗疫 " 主题作品选》(上、下卷)在 2021 年初出版。书中收录了 100 多位广东作家创作的报告文学、小说、评论、散文、诗歌、旧体诗文,共计 184 篇(首),作品全部来自广东作协组织的 " 抗疫 " 文学活动。去年 2 月起,广东作协在全省文学界开展 " 以笔为援,抗击疫情 " 主题文学活动,并以 " 点对点 " 形式组织多位重点作家采写 " 抗疫 " 题材重点作品,积极采写疫情防控一线感人故事、先进事迹,热情讴歌抗疫英雄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的英雄气概和普通民众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优秀品格,发挥文学作品在 " 抗疫 " 斗争中独特的精神鼓舞、心灵抚慰作用,在大战大考中彰显责任担当。
此外,由省委宣传部指导,省作协、省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的《奋斗与辉煌——广东小康叙事》也在 2020 发布,该书是国内第一部全景式史志式记录小康工程的鸿篇巨作、首部全面讲述广东小康建设辉煌成就的大型纪实文学,是广东现实题材创作的小康 " 创业史 "。系列图书共 6 本,分别是 4 卷本纪实文学以及文字版、图片版纪录档案。
奖项方面,省作协在 2020 年也获得了突破,蒋述卓介绍,广东作家冯娜 ( 白族 ) 以诗集《无数灯火选中的夜》获得了少数民族的骏马文学奖。此外广东省作协参加中国作协的人数达到了 41 个,数量走在全国前列。
展望 2021:勇攀高峰
蒋述卓用 " 勇攀高峰 " 展望自己和作协的 2021 年。寄托于 " 深扎 " 计划的作家们,他希望省作协能在 2021 年推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蒋述卓介绍,广东省作协于 2019 年启动作家 " 深扎 " 计划,从 2019 开始,连续三年,每年筛选 5 — 10 名优秀作家,通过挂职、蹲点的形式,深入基层一线体验生活。目的是为了帮助作家们突破创作上的难关,引导他们将所见所闻,真正用情用心地融入创作中去。
经过一年多的锤炼," 深扎 " 计划的作家们已经交出了答卷。比如,熊育群长篇纪实文学《第 76 天》在 2020 年第 6 期《十月》杂志发表,陈继明长篇小说《平安批》在 2021 年第 1 期《人民文学》发表,在国内文学界产生良好反响。《平安批》围绕以梦梅为代表的郑氏家族于民初至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历,反映 " 侨批 " 在特殊时期承载的守道怀仁、守义重情、守财归根、情系桑梓的 " 中国心 "。此外,丁燕报告文学《彭湃之母》已经完成初稿创作。
2021 年,蒋述卓希望《奋斗与辉煌 广东小康叙事》能获得 " 五个一工程奖 ",希望省作协有更多好作品能获得奖项,得到更多读者的喜爱。
祝福:祝广大读者新春愉快,阖家幸福,健康平安!相信春天到来以后会是一个更美好的局面!
■统筹 : 洪波 李世云 ■采写 : 新快报记者 罗清峣 ■摄影 : 新快报记者 孙毅 实习生 郭思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