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2-15
“中国银幕第一硬汉”离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2 月 13 日,电影表演艺术家杨在葆在北京去世,享年 85 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杨在葆,1935 年 6 月 25 日出生于安徽省宿州市,上影演员剧团电影表演艺术家,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曾出演《红日》《江水滔滔》《从奴隶到将军》《血,总是热的》《代理市长》《原野》等,多次获得金鸡、百花奖。

2019 年 11 月 23 日,杨在葆获第 32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 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 " 荣誉。

杨在葆身材高大魁梧,以 " 银幕硬汉 " 形象为大众所熟知。

1960 年,杨在葆在影片《红日》中扮演连长石东根,走上从影道路。他以充满激情和朝气的演技,鲜明地刻画了这个农民出身的指挥员形象。

之后他又先后参加了《白求恩大夫》、《年青的一代》的拍摄,1965 年调到上海电影制片厂。

1979 年,杨在葆在影片《从奴隶到将军》中饰演始终追求真理、不屈从于恶势力的罗霄将军形象,被誉为 " 中国的《巴顿将军》"。

1983 年,他在影片《血,总是热的》中饰罗心刚,获第四届金鸡奖和第七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双奖。

(1983 年,凭借主演的剧情电影《血,总是热的》获得第 4 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第 7 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1985 年,杨在葆凭借自导自演影片《代理市长》,再度获第九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

(1985 年,自导自演剧情电影《代理市长》,他凭借该片获得第 9 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

他还演过《原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双雄会》等影片。

(1960 年参加首部电影《红日》)

不演戏,杨在葆当起了导演,继续在银幕上抒发自己的心声。当商业大片漫天飞舞时,他选择拍摄电影《党小组长》,特意给党章拍了个大大的特写;在《昨日的承诺》中,他干脆给男主角起名为 " 赵汉青 ",表达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的淡泊与坚忍。他说:" 也许我是电影市场中的败将,但我绝不是降将。"

尽管年事已高,杨在葆依然关心着上影演员剧团的工作。2017 年,杨在葆参与了《声影—上影演员剧团庆祝建军 90 周年 浦东文化艺术节专场》,以朗诵、多媒体等形式向人民子弟兵致敬。

新冠疫情暴发后,杨在葆一直焦急地想为这次抗疫做些什么。在抗疫期间,上影演员剧团集体创作了诗歌《风雨中的守候》,诗歌在上影演员剧团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时,后面附上了演员剧团成员的照片,每张照片上都配有加油鼓劲和介绍疫情防范措施的语句,其中包括杨在葆。

(在 2018 年上影演员剧团成立六十五周年之时,杨在葆为剧团写下了 " 融通天下 " 四字。)

杨在葆也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在 2018 年上影演员剧团成立六十五周年之时,他为剧团写下了 " 融通天下 "。

2020 年 12 月 1 日晚,上海戏剧学院举行成立 75 周年庆祝大会。在一段 4 分钟祝贺视频中,上戏毕业生们为母校云庆生,当表演系 55 级学生杨在葆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杨在葆书法作品)

网友评论

惊闻老先生驾鹤西去的消息,

网友在留言区

纷纷自发点起排排红烛,

向这位人民艺术家告别

也有不少网友留言,

缅怀老先生的风骨

虽然斯人已逝,

但他硬铮铮、响当当的硬汉精神

会永远留在电影观众们的心中

杨在葆老师一路走好!

编辑 | 张亚君

责任编辑 | 李雪岚

值班主任 | 崔凌云

来源 | 新闻晨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