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移动和洞察发布《鼠尽甘来,牛气冲天——和洞察带你盘点 2021 牛年春节》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 " 报告 "),报告数据显示,受疫情防控及就地过年影响,今年春节假期里,全省热门景区、商圈客流量居高不下,80 后及 70 后成就地过年主力。
省内热门返乡路线前 5 名出炉
据江苏移动和洞察报告显示,在江苏,从 1 月 28 日(腊月十六)春运开始到 2 月 4 日(腊月二十三),部分人为避开返乡高峰,陆续提前返乡。2 月 5 日起,返乡人数大幅增加,2 月 10 日(腊月二十九)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
有少部分人选择在 2 月 13 日(初二)到 2 月 16 日(初五)期间赶回故乡,显然,就算假期接近尾声也无法阻挡一颗想要回家的心。
△春运期间每日返乡人口量变化
报告显示,省内热门返乡路线前 5 名分别为:苏州到盐城、苏州到淮安、无锡到盐城、南京到徐州、南京到淮安。可见,返乡人群主要从苏南向苏北移动。而去往外省的返乡人群主要方向为安徽、河南、四川、山东、江西等江苏周边省份和部分劳动力输出省份。
△返乡人群省内外热门路线。
逾 8 成南京外来常驻人口就地过年
返乡人群之外,仍有大部分人选择就地过年。报告显示,就南京外来常住人口而言,有 81.4% 的人选择春节期间留守本地,14.1% 的人选择异地旅游,仅有 4.5% 的人返乡。这些就地过年的人中,省内人口与外省人口分布较均衡,省内人口主要来自淮安、徐州、盐城等城市,省外人口则以安徽、河南、山东、湖北等邻近省份及部分疫情风险程度较高省份为主。
从全省就地过年人口来看,性别上,男性占 54.2%,女性占 45.8%,男性略高于女性;年龄上,31-40 岁之间的青年群体占 30.9%,其次是 41-50 岁的群体,占 24.5%,这些群体也是外出务工族的主力军;家庭结构上,单身人士占 32.8%,成家人士占 29.6%,家庭结构特征与年龄分布相对应。
△就地过年人口性别比例、年龄分布及家庭结构。
初二初三全省景区、商圈人气旺
就地过年,停下的是返乡的脚步,不变的是对新年的期盼。春节期间,江苏 315 家 A 级旅游景区免费开放,近 150 家收费 A 级旅游景区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推出优惠服务。2 月 13 日(初二),全省景区客流量达到峰值,大众出游热情高涨。苏州吴中大湖旅游区、金鸡湖景区,南京夫子庙景区、钟山风景区,以及徐州云龙湖风景区、无锡灵山景区包揽假期热门景区前 6 名。
△全省 4A 级以上景区日客流指数。
许多商场、超市纷纷在春节期间延长营业时间或推出优惠打折活动,商圈客流量也居高不下,并在 2 月 14 日(初三)情人节这天达到最高峰,看来不少有情人选择到商场购物、吃饭来度过这特殊的一天。南京市新街口商圈、徐州市古彭广场商圈、南通市南大街商圈成为全省客流热度最高的 3 个商圈。
△全省商圈日客流指数。
此外,由于留守本地的人口较多,外卖类、出行类 APP 春节期间活跃度持续提升,大众对短视频及购物类 APP 的热情也丝毫不减。据悉,江苏移动和洞察大数据报告的数据样本来源于江苏移动企业数据中心,已做匿名和聚合处理,不会泄露用户信息。
通讯员 王婷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何玥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