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 12 月起,就陆续有朋友问我,车价会不会上涨?其缘由来自于芯片短缺,导致全球多家车企减产。
时至今日,芯片短缺问题仍未缓解,受日本地震以及美国寒潮影响,反而愈演愈烈。2 月 17 日,数据公司 IHS Markit 表示,芯片短缺可能导致第一季度全球减产近 100 万辆轻型车辆。据美国伯恩斯坦研究公司预计,2021 年全球汽车芯片短缺,将造成多达 450 万辆汽车产量的损失,相当于全球汽车年产量的 5% 左右。
大量的减产,势必加剧终端市场上的担忧,但以目前笔者从经销商处所了解的情况看,暂未出现车价往上调整的情况。那么长久来看,减产是否会对汽车的销售价格带来大的影响呢?
从各汽车厂家的产量调整计划来看,大众、丰田、日产、福特、通用等厂商陆续表示因芯片短缺而减产,但大多集中在中国以外的市场。
福特之前宣布位于美国的装配厂将停产;菲亚特克莱斯勒将推迟其墨西哥工厂生产重启时间,其位于加拿大的工厂也将停产;丰田将削减美国工厂部分皮卡的产量;日产计划减少在日本工厂混合动力汽车 Note 的产量 …… 除了大众去年 12 月宣布将调整在中国、北美、欧洲的汽车产量,在中国市场的合资车企中,明确表示减产的企业并不多。
而从笔者近期对几家国内车企的了解中得知,其生产并未收到芯片短缺的影响。就连对芯片依赖更强的小鹏汽车方面,其工作人员也表示,公司有较为丰富的储备,并未受到影响。
从销量上来看,减产最多的市场,正是 2020 年下滑最严重的区域。
根据 IHS Markit 的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汽车销量约为 7650 万辆,而其中近八成国家遭遇销量下滑,尤其是在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汽车消费国和地区,下滑程度尤为严重。
美国 2020 年全美销量共 1450 万辆,相比 2019 年 1710 万辆的成绩下降约 15%。在美国市场的 17 大车企中,仅特斯拉、沃尔沃、马自达和阿尔法 · 罗密欧等四个品牌实现了销量增长。
英国方面,根据 1 月 5 日英国汽车制造商与贸易商协会 ( SMMT ) 发布的声明,英国 2020 年汽车销量降至 163 万辆,同比下滑近 29%,这也是自 1943 年以来的最大降幅。法国公布的汽车销量成绩约为 165 万辆,同比下滑 25.5%。意大利汽车销量约为 138 万辆,同比下滑 27.9%。西班牙汽车销量仅为 85 万辆,同比下滑 32%。
亚洲方面,在中国市场支撑下,整体情况相对平稳。但日本汽车市场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滑,根据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 年日本汽车销量约为 459.86 万辆,相比 2019 年同比下降 11.5%。
也就是说,在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市场是一枝独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全球车市低迷,销量同比下降 13 个百分点。得益于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积极有效防控,我国经济社会较快恢复,汽车销量同比增速收窄至 2% 以内,蝉联全球第一,同时在全球车市的份额上涨到 32%。
无论从中国市场巨大体量还是增长动力来看,必然更受各家车企的重视。而他们在前期的准备和当前的排产计划上,必然会将中国市场放在首要位置,集中优势资源来供应中国市场。因此,芯片短缺对中国汽车市场的产能影响比较有限。
当前的形势,摆在车企面前的重要事情,并非靠提高车价获得更多的利润,而是通过卖更多的车,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近日,各主流车企均公布了 2021 年目标。对于 2021 年的车市,中汽协认为汽车销量有望达到 2630 万辆,同比增长 4% 左右。而从包括一汽、东风、广汽、吉利在内的多家主流车企公布了 2021 年的销量目标来看,各家车企的销量目标均有一定的上涨,而且其增幅要明显高于中汽协的预测。
2021 年,一汽集团将销量目标定在了 400 万辆,即需实现同比增长 7.9% 的预期增幅。东风集团将 2021 年销量目标定在了 329.2 万辆,相比 2020 年的销量预期增幅为 14.85%。广汽集团将 2021 年销量目标定在了 225 万辆,相比 2020 年有 10% 的预期增幅。自主 " 一哥 " 吉利汽车 2021 年把销量目标定在了 153 万辆,在 2020 年要实现 16% 的预期增幅。
主流合资车企也纷纷调高在华的销量预期,一汽 - 大众 2021 年的销量目标为 145 万辆,相比 2020 年 128 万辆的累计销量,预期增幅在 13.3%;一汽 - 大众奥迪 2021 年的销量目标为 80 万辆,相较 2020 年 72.6 万辆的累计销量,预期增幅为 10.2%;一汽丰田则把销量目标定在了 92 万辆,预计增幅为 15%。
同时,还有很多新车型将上市。东风本田推出 CR-V 插混版和全新一代思域,东风日产将推出全新一代奇骏和全新纯电 Ariya 等车型,神龙公司也将推出包括新 4008、新 5008 在内的 5 款新车。广汽本田将有 " 思域 " 姊妹车型、皓影 PHEV、中期改款雅阁、全新一代缤智、等一系列新车;广汽丰田方面也将推出 1.5L 三缸雷凌、全新紧凑型轿车凌尚、威兰达 PHEV、" 汉兰达 " 姊妹车型等多款新车。
首先,车企在做销量目标的时候是比较严谨的,如果没有相应的生产能力,一般不会定出相应的销量目标。其二,为了达成销量的增长,涨价更是无稽之谈。
春节刚过,吉利就掀起了降价潮。春节后开工的第一天,吉利便宣布了一项购车优惠政策,向购买吉利汽车全系车型的用户派发 20 亿元的购车红包。
其实降价并非从吉利开始,在公历 2021 年第一天,特斯拉的官降已经拉开了降价的序幕。除此之外,各车企也在明的暗的进行降价。1 月 11 日,哈弗初恋、2.0T 哈弗大狗及第三代哈弗 H6 2.0T 车型上市,除了公布新车的价格外,现场针对其他的车型给出不同程度的优惠。
特斯拉即便带头降价,其效果的持续时间也没有太久。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 年 1 月,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共交付 15484 辆,环比下跌 35%。
2021 年,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对市场的争夺将更加激烈。新兴造车企业灵活的市场操作,更不允许车市涨价。且不说随着技术和市场规模的发展,将使新能源车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单凭盈利模式,新造车企业就已经有了新的套路。
国泰君安证券分析指出,特斯拉未来的盈利模式,是把硬件价格做得很低,基本上能以成本价卖,更多通过后端软件市场来收费,实现盈利。跟特斯拉一样,目前很多智能汽车都在往这方面发展,比如小鹏 P7 新升级的 NGP 辅助驾驶功能,就有相应的套餐操作。
综上,我们可以断定,今年的中国车市将按照既定的市场规律来走,芯片短缺只是一个很小的变量,对中国车市不足以引起较大的波澜。
ZAKER 汽车原创
文 / 李俊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