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2-20
深晚报道|梦在中国,这些老外有故事!《丝路汇客厅》第三季周日广东卫视全球首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 " 一带一路 " 倡议背景下应运而生、讲述 " 一带一路 " 故事的大型文化探访节目《丝路汇客厅》第三季,本周日晚 9 点 10 分将在广东卫视全国首播,并登陆广东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YouTube 全球播出。

讲述 " 梦在中国 " 老外的故事

本季 8 集节目拍摄制作于新冠疫情背景下的非常时期,可谓逆风而行,实属不易。面对困难,节目团队及时调整选题、另辟蹊径," 杀 " 出另一条路:将 " 讲述‘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故事 " 转向聚焦 " 外国人在中国追逐丝路梦 "。逆风破浪开新篇,栏目制片人、主持人谢一菲携手著名学者周国平、储殷,青年作家蒋方舟等文化名人组成丝路寻访团,走近梦在中国的老外,深入挖掘疫情之下的丝路故事。

这些来自 " 一带一路 " 沿线不同国度的外国朋友,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身份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梦:为 " 一带一路 " 建设出力。

▲蒋方舟与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菲娅。

在《梦想开启的地方》这集,来自巴基斯坦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深圳)智慧教室项目首席技术官 Hassan,落户南方科技大学,为助力中国科技、中国制造走出国门长期在 " 一带一路 " 沿线大学奔跑的故事催人奋进,很励志。

《我在中国当医生》讲述了两位外籍医学专家,非洲胸肺乳腺外科主治医师杰西和俄罗斯著名眼科专家杜申分别在广州和大庆工作的故事。他们梦在中国、德医双馨,长期坚守基层为中国人民服务,很暖心。

▲储殷与非洲胸肺乳腺外科主治医师杰西。

还有《好风凭借力》《创意交响曲》《澳门赤子》《老友记》《古今海丝情》等故事里都能看到和中国人 " 共建‘一带一路’,同筑一个梦想 " 的外籍丝路友人身影,生动形象地诠释和传播了 " 命运与共 " 的理念。

寻访嘉宾周国平、储殷、蒋方舟妙语连珠

这一季节目所呈现的故事人物有血有肉、文化多元,很接地气;而作为丝路寻访人的特邀嘉宾周国平、储殷和蒋方舟视野独到、妙语连珠,给人启迪,让人印象深刻。

节目开篇之作《好风凭借力》,透过周国平的视角,讲述卢旺达政府在推进中卢跨境电商贸易活动中,该国驻华大使詹姆斯 · 基莫尼奥亲自参与网络直播带货的故事,左右一瓶辣椒酱、右手一包咖啡豆的形象非常接地气,创下 3 吨咖啡豆一秒抢空的带货成绩。

▲周国平与卢旺达驻华大使詹姆斯 · 基莫尼奥。

跟随谢一菲的镜头,来自澳大利亚科学院的院士 Martin 进入观众视野。在暨南大学工作的他从教时严谨刻板,似乎 " 不可挑战 ",而生活中呈现的却是另一张有趣的面孔:对衣着穿戴不讲究却对美食十分挑剔,他喜欢寻找和点评广州美食,还擅长做菜,上街买菜甚至会与商家讨价还价。在他身上,让人看到了西方学者治学严谨、做事讲程序、生活注重个性化的文化基因。

中国有句古话叫 "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人心都是相通的,不论什么国家,什么民族,人们追求的目标都是过上幸福生活。阿拉伯有句谚语 " 独行快,众行远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也正是节目想传递的理念。

深圳晚报记者赵伟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