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优美的汕头市潮阳区桥陈村打造了红色长廊、" 母子榕 " 红色公园、革命红亭、红色水路等景点 , 发展乡村旅游。
红色领航绿色发展 , 汕头潮阳区桥陈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70 多年前 , 这里是游击队开展活动的重要场所。70 多年后的今天 , 先辈们奋战过的地方 , 一个个红色革命遗址被保护和活化 , 串点成线 , 成为开展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主题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休闲线路。
依托村里的红色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 , 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桥陈村走出一条 " 红色文化 乡村旅游 " 的革命老区新发展之路。
■采写 : 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图片 : 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50 米红色长廊记录党的百年历史
据相关史料记载 , 桥陈村地处潮普揭三县交界偏远平原地区。桥陈村是小北山 ( 又名 " 潮阳内山 " ) 延伸向平原地区进行革命活动的根据地 , 又是揭阳 " 北武 "、普宁 " 南武 " 总队长孙明重点建立的一个联络站——桥陈革命堡垒村。
作为革命老区村 , 2017 年 , 桥陈村被广东省委组织部认定为 " 红色村 ", 确定为第一批 " 红色村 " 党建示范工程示范点。
作为纯农革命老区村 , 桥陈村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发展后劲不足 ,2016 年被列为省定贫困村 , 由汕头市农业农村局、汕头市农科所和人保财险汕头市分公司对口帮扶 , 碧桂园集团参与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
桥陈村的红色建设得到了汕头市、潮阳区以及帮扶单位、村两委的高度重视。汕头市农业农村局驻桥陈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杨仰凯介绍说 ,2017 年以来 , 桥陈村深入挖掘保护利用红色资源 , 重点对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的革命遗迹 ( 址 ) 进行保护、修复和复原 , 建设小北山革命纪念馆、革命红色宣传广场、红色长廊、" 母子榕 " 红色公园和红色渡口 , 打造一体化的革命传统教育体验基地。
在小北山革命纪念馆 , 记者看到 , 馆内布设有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展室、抗日战争时期展室、解放战争时期展室和武工队活动情景室 4 个展室。馆内陈列了一些珍贵的革命史料 , 以及红军服、草鞋、武器等各种物品 , 再现当年的革命斗争史。
50 米红色长廊建在湿地公园旁 , 从南湖红船、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 , 到邓小平视察南方、十九大 , 长廊用八幅油画和语录 , 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的重要节点 , 用以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
一旁的 " 母子榕 " 红色公园里 , 比建村 ( 1720 年 ) 历史还长的母子榕树也成了网红景点 , 桥陈村赋予了它 " 感恩 " 的主题。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 , 桥陈村的红色渡口、革命红亭 ( 交通站 ) 等都设置了石碑 , 刻有文字简介 , 供游客品读 , 了解历史。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更难能可贵的是 , 在帮扶单位和村 " 两委 " 的努力下 , 桥陈村坚持 " 红色领航、绿色发展 " 理念 , 充分利用桥陈村现有资源 , 包括水稻科研基地、蛋鸡养殖场、蔬菜示范基地、母子榕红色公园和湿地公园 , 大力发展红色休闲旅游 , 着力打造 " 党建引领 红色文化 乡村旅游 " 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 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杨仰凯告诉记者 , 精心打造后桥陈村已经成了一个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的主题教育基地。据桥陈村党支部书记陈瑞雄介绍 ,2019 年以来 , 光主题教育和红色旅游这一块 , 桥陈村就接待了 5 万多人次 , 而这还不包括其他分散来旅游的游客。最多时一天有五个单位在这里开展主题教育学习。
目前 , 桥陈村已与汕头市吉之旅签订了协议 , 该公司将以水系环为纽带 , 推进 " 红 绿 " 融合发展 , 建成一个集休闲体验、餐饮娱乐、旅游观光、度假住宿、生态康养、研学培训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胜地。村里的红色资源将托管给该公司运营 , 进一步走专业化的旅游发展道路。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