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2-22
听院士讲纳米科技!广州黄埔区12万师生第一课好高大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希望听了我今天的讲课,同学们能喜欢上纳米科技这门先进的科学技术。"2 月 22 日下午,广州市黄埔区中小学生开学思政第一课暨黄埔区纳米研学基地启动仪式在迳下村 " 纳米小镇 " ——黄埔区纳米研学基地举行。主讲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赵宇亮在课上讲到。全区 100 多所中小学校近 12 万师生通过网络收视收听了这特殊的一课。

重量级大咖 + 全方位干货

什么是纳米科技?首先得了解纳米。赵宇亮在课上向学生介绍,纳米是长度单位,一纳米只有头发直径的万分之一。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在纳米尺度上,材料会呈现出与宏观尺度上完全不同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比如,低强度或脆性合金会获得高强度、高延展性,化学活性低的化合物会变成强力催化剂,不能受激发光的半导体会变成高效光源 …… 总之,尺度的缩小使纳米物质呈现出既不同于宏观物质也不同于单个孤立原子的奇异特性,仿佛具有了 " 特异功能 "。

为推进纳米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共建了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 " 广纳院 ")。

赵宇亮介绍,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优势、产业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将建立一支上千人的工程师队伍,把全国各地的成果,在这个平台上来转移转化,变成技术,变成产品,变成国家的实力,这就是这个研究院的使命。

广纳院也将在赵宇亮的带领下,朝着建设完整的 1-9 级纳米科技创新链、国际纳米技术突破的源头、全球领先的纳米科技重大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不断前进。

" 思政第一课 " 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热爱科学的种子,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地围着赵宇亮问 " 十万个为什么 "。

黄埔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思政第一课,立足黄埔区科技强区的区域特点,弘扬家国情怀,激发广大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活动让学生在了解黄埔纳米科技的同时,感受作为黄埔人的骄傲,从而在校园内形成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良好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纳米研学基地正式揭牌

到黄埔去 到美丽乡村去 到纳米研学基地去

" 我们一起到黄埔去,放飞梦想 ……",伴随着孩子们唱起《到黄埔去》的歌声,黄埔区纳米研学基地揭牌仪式正式启动。黄埔区又增添了一个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拓宽视野与见识的好地方。

广州市黄埔区纳米研学基地位于黄埔区中新知识城龙湖街东南部的迳下村。迳下村总面积 6.2 平方公里,获得 2018 年度 " 广州市美丽乡村 " 称号。

值得注意的是,迳下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直属先遣总队战斗过的地方,有着深厚的革命传统教育价值。在这里开展 " 开学思政第一课 ",让黄埔区师生在党史学习中汲取砥砺奋进的无穷力量。

去年 12 月,广州市黄埔区青少年宫在龙湖街迳下村打造了广州市黄埔区纳米研学基地,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基地建筑面积约六百多平方米,未来将依托山、水、田等原生态资源,以农耕文化、农耕体验、科普教育为题材开展各类特色研学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儿童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加强知识城迳下村及周边地区青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

目前,迳下研学基地初步确定开展七个研学项目,将迳下村的田园、山林、湖畔等自然风光作为活动场地来开展实践研学活动。七个研学项目分别是自然艺术、纳米课堂、游走色驴、耕读田园、写生迳下、乡野琴声、野外拓展 。

据介绍,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广州市黄埔区纳米研学基地也将扩大基地建设,拓展出有黄埔特色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项目。

据悉,今后黄埔区纳米研学基地将更进一步打造沉浸式研学,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文创手段,通过文化氛围营造、互动式活动体验,提升纳米研学的代入感、体验感,沉浸在实践和互动的体验当中,让学生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切身去感受、去体验,提升研学质量。

图 / 文:新快报记者罗清峣 林钢威 通讯员王琪 卢卫国

相关标签

院士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