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2-23
广州开发区举行对接会 “牛企”“名医”联合打造广州生物医药生态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 月 22 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举行创新药企与知名医疗机构合作对接会。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中山大学眼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研院等 18 位院长和 20 位临床及药剂负责人参加会议,这 20 多家医疗机构包括 6 家全国排名前 20 强的大型医院,是广州首次举办如此大规模、高规格的院企交流活动。

医院代表与百济神州、阿斯利康、恒瑞、百奥泰、达安基因、康方药业等 20 多家创新药企的负责人共同探讨促进新药开发、临床研究、创新药进入医院临床应用,促进全产业链交流合作,携手助力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医疗机构希望与药企联合创新

当天合作对接会上,20 多家医院代表出席,基本涵盖了全省主要三甲医院,医院代表就各院的临床试验资源及药品应用进行分享。

" 这是次合作对接会,把政府、高校、企业、医院紧密联合起来,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院院长、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肖海鹏表示,广州有丰富的医疗专家的资源,如果他们在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的阶段提前介入,深度参与,联合创新,真正解决目前临床的重大问题,定能助力生物制药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表示,目前我国新药研发、报批、临床到应用的速度在加快,医院临床试验研究的学术和综合实力也得到较大提升,但仍需要将临床与新药研发、生产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全链条。

宋尔卫建议,建立一个让医院院长、研究所所长、药厂厂长一起在一个单元里工作的联盟。这个联盟将医院临床研究发现的问题,由研究所作研究,研究所研发的新药由企业去生产,药物生产后又回到临床证实药品的效果。" 让‘三长’联手,形成药物研发、生产、应用全新的模式,中国的生物医药定能做大做强。" 宋尔卫说。

药企期待创新成果得到更广泛应用

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医药产业的关键词,不少药企也期待着与医疗机构的技术协作,共同打造 " 政产学研用 " 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

百济神州是国际创新生物制药行业领军企业,已在黄埔投资建设生物药生产基地等多个项目,仅用 3 年时间便建成第一、第二工厂,并启动第三、四工厂建设,以高效的 " 黄埔速度 " 构建抗癌新药大规模自主生产能力。2020 年,百济神州自主开发的新型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等三种创新药均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获批上市。而整个百济神州广州生产基地建成后,产能预计将超过 12 万升,最高可达到 20 万升,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产能最大的本土创新药企自有生物药生产基地之一。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百济神州创始人、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王晓东表示:" 百济神州的目标就是对标世界一流的品质,实现产品全球通行。现在百济实现了产能大提升,随着百济新药即将进入市场,一定能为患者带来质量过硬、价格可及的好药,更好地满足全球患者的需求。希望‘医’和‘药’联手,走向世界、造福人类。"

百奥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总经理李胜峰也表示,希望通过医院的海量医疗数据,了解疾病流行趋势,挖掘临床潜在需求,评估药品在真实世界使用效果,并希望借助医院的临床资源,与医院建立临床医学中心或者研发项目,加速创新药的临床研究。据介绍,百奥泰是科创板第一家无收入无盈利、纯以医药技术成功上市的创新药企业,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双特异新冠中和抗体获得临床批件。

全球领先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在呼吸、心血管、肿瘤等领域为全球患者带来众多优质产品。2019 年,阿斯利康在生物岛设立了南方总部项目,开展包括药品销售、研发、营销推广、创新孵化等业务,并新设广州生物诊断中心。阿斯利康中国呼吸、炎症及自体免疫业务部总经理陈鹏亘表示," 希望能够通过阿斯利康在广州项目,在更多药物的研发和上市上引入‘药物 - 诊断共研发’的模式,并通过线上药品平台、对全科医生进行培训等多种渠道,提升优质药品及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文图 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通讯员黄嘉庆 焦婵娟 贾自豪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