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2-24
快快评丨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遭遇寒冬,“活着”成主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天津津门虎面临解散、江苏队 0 元转让、河北华夏垂死挣扎 …… 寒冬已过,但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冬天,还远没有结束。

足球寒冬的提法,中国球迷已不陌生,但今年的寒冬,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

除了上文提到的天津、江苏和河北,重庆足球也岌岌可危,虽然他们刚刚找到了投资,但借用重庆媒体的一句话—— " 过了今年还不知道明年怎么办呢 "。新科中超冠军江苏队,去年夺冠之后就开始寻求转让,至今未果。就连一向 " 土豪 " 的恒大,今年在转会市场上也定下了 " 只出不进 " 的调子。

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走到如此境地,离不开一个 " 钱 " 字。

金元足球烧了十年,烧到如今终于烧不动了。疫情影响下投资足球的企业遭遇危机固然是一大因素,但早在疫情之前,中超球队入不敷出的现象就已非常严重。就是在这双重压力下,中国足协又出台了强制球队更改中性名的政策,让企业投资足球的热情进一步降低。

当然,还有最根本的原因——投资足球带来的经济红利,已然消失殆尽。

运作足球最成功的国内企业当属恒大,进军足球十余年,恒大一跃成为全国知名企业,掌舵人许家印一度登顶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首。而反观江苏队,去年获得中超冠军后,几乎没有为企业带来任何红利。

投出去的是真金白银,换回来的是年年亏损!这样的买卖,谁愿意干?

如今,经过更名的中超,几乎倒回到体工队模式——江苏队、广州队、大连人 …… 除去名字,从本质来看,诸如河南嵩山建业、沧州雄狮、重庆两江,都重新由地方政府寻求国企注资,靠政府养活,内核也与体工队无异。

事实上,国外足球俱乐部受疫情冲击也非常大,皇马、巴萨、曼联等欧洲豪门都出现财政问题,但可以预见的是,一旦疫情好转,球迷重新走入球场,拥有强大自我造血能力的欧洲豪门,就将原地复活。

对于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来说,遑论自我造血功能,为时尚早。中国足球,道阻且长。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评论员 王卫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